“獨孤一念,你真的明白自己為何拔劍嗎?”
“師父,我的劍無所求。劍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心之所動,劍之所向。”
獨孤一念是流雲劍尊撿回來的孩子。
當時流雲在四處遊曆,偶遇暴風雪天氣,于是準備找個山洞歇歇腳。
他剛一進林子,就聽見裡有嬰兒的響亮的啼哭聲。他把孩子抱起來,一看竟然是天生劍骨。
流雲認為這就是老天注定的緣分,當即就決定把這男嬰抱回山上。
這孩子跟流雲姓獨孤。
名字也起得随意,流雲的解釋是:“我當時靈機一動,起這個名字要想一下,不如就叫一念吧。”
本來獨孤一念就要這要被收入師門,成為流雲劍尊的開門大弟子。
但是老掌門認為這非常不妥。
他拒絕了流雲的要求,并非常堅決地表示:“起碼要孩子會說話了,而且能把劍拿起來了,才能行拜師禮。”
老掌門叫流雲要先把獨孤一念養到三歲再拜師。
流雲一個糙漢子,哪裡會養孩子?
好在楚無鋒和聶寒酥随後拜入流風劍崖。
聶寒酥有照顧弟弟的經驗,小小年紀就托外出任務的弟子帶羊奶回來,磕磕絆絆地把獨孤一念喂養大了。
等三歲能拿起劍了,獨孤一念就正式拜入師門。
對他來說,劍峰就是他的家,師門就是他的親人。
獨孤一念還沒會說話就會握劍,流雲劍法近兩百多式,與他就像是生來就會一般熟練貫通。
對他來說,練劍就像吃飯喝水一樣。
他學得快,領悟力也強,劍似乎是自覺地變得越來越快,越來越準。
流雲常常感歎,說獨孤一念是天生的劍修。
但是,獨孤一念沒赢過師兄師姐。
從前,師兄師姐比他長了七八歲,他一個稚童自然打不過少年身形的師兄師姐。
後來進門的秦歌和聶青鹽的年歲和體格也遠比獨孤一念要強大。
獨孤一念的敗仿佛理所當然。
前幾年,獨孤一念開始抽條,個子竄的飛快,眼見着超過秦歌,要奔着高挑的聶青鹽去了。
可是,他還赢不了大師兄和師父。
獨孤一念很是納悶,他問流雲:“師父,為什麼我打不赢大師兄呢。”
流雲說他:“對于流風劍的‘形’的掌握,你已經超越你的大師兄了,但是劍‘意’卻不足。你之所以他會屢屢落敗與大師兄,隻是因為你還不想赢。”
獨孤一念不甚理解流雲的話。
但流雲劍尊摸摸他的腦袋似乎也不着急,隻是放任這小子天天到處玩耍快活。
“你呀,那天想明白自己為何要拔劍了,就算找到劍心了。找到劍心,就可以去劍冢求劍,請一個自己的劍靈。”
獨孤一念的劍隻是劍,不滞于外物,不執勝負,不戀殺伐。
這有好處,亦有弊端。
他的劍像是自由來去的風,潇灑不羁,但也因此不夠狠絕,不夠堅定。
在流雲心裡,這樣的劍也很好。
他這個做師父的正值壯年,就是讓獨孤一念慢點長大吧。
而如今,宗門面臨的危機如蟄伏的無形巨獸,流雲聽着獨孤一念堅絕的語氣,多少欣慰起來。
他問獨孤一念:“你的劍是逍遙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