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組的人不樂意分給她們蘑菇,你一言我一語地吵的雲姨頭疼,見淡月來了,她連忙迎了上去。
“怎麼樣?累不累?”雲姨上下打量着她問道。
也隻有至親之人才會關心你累不累,别人或許隻會質疑你做得夠不夠好。
淡月笑着搖搖頭。
“正好,淡丫頭來了,給我們評評理!”采藥組的人扯着尖銳的嗓子道。
她在來的路上就聽其他村民說她們在吵什麼了,為了節省時間,她直接給出解決方法:“藥呢,是為了咱們村子裡頭用的,若是你們受傷了也可分上一份,對不對?那蘑菇和野菜也是如此。大家辛苦上山一趟,都想分一杯羹。莫不如把東西直接交給掌勺的,做一鍋蘑菇湯,大家再一起包上一頓野菜餃子,是不是比起各家人吃各家飯更有味道些?”
原本第二組争吵的婦人疑惑道:“這麼說,我們倒成了給大家采蘑菇的了?”
淡月用笑容化解她的疑惑:“一個村子的人長年累月生活在一塊,早就是一家人了。既然大家本就是一體,采藥的人都沒有分你我,蘑菇也是呀。”
采藥的婦人們很給面子,都隻是用贊同地點頭示意。雲姨見争吵聲停了,連忙補充道:“還是我們家淡月有想法,這不臨近過年,我們這些外村來幫忙的也沒吃上頓好的,東道主們,給我們嘗嘗野菜餃子不過分吧?”
土生土長的本地人都熱情好客得很,聽見這句話立馬來了幹勁兒。
“行,咱們這就把東西給掌勺地送過去,喊上大家來一起包餃子!”
瞧着大家紛紛附和的模樣,淡月很是欣慰。可她的計策越成功,她越是有些擔憂。
早先提出的建議裡頭,她把所有人都放在一個集體當中,可是她忽略了各家有各家需要面對的困難。原本被淹的人們倒是住在帳篷裡,可外圍的房子是沒有多大的損壞,那些房子的主人們出人出力也隻是為了幫助鄰居度過危難。
可她卻想着讓大家把收集到的資源全都放置在一處,今日可以,明日可以,可後日呢?他們又會同意嗎?
抱着這樣的疑問,她去找了馮隊長。
馮隊長沒有先回答她的問題,“你寫的東西我仔細看了兩遍,我贊賞你的聰慧。确實,如果按照你的方式,我們村子的重建進度會加快至少一倍。我之前崇尚的是大家自願來幫忙,現下給他們框定了職責,他們也失去了很多自由。”
他的聲音停頓了,示意淡月跟着他往前走。
他們來到一處小院子,裡面雖放着很多儲米的缸,但米糧卻不多了。
“這是?”
“村子裡頭的救濟糧。”
淡月問:“是朝廷發來的?”
“不全是。隻有兩缸是朝廷發的,其他都是我們從被淹的人家撈來曬幹的。”
她更加疑惑:“朝廷既然已經發了糧,為何不告訴他們?”
馮隊長反問:“你覺得一缸米能吃多久?”
這個問題,淡月想破腦袋都是不清楚的。
見她沒有答複,馮隊長揭開謎題:“現在無家可歸的人有101人,加上外村來幫忙的33人,一缸米省着吃也隻能吃三天。若是我說朝廷來了救濟糧,你覺得他們會認為發了多少?”
淡月代入災民的視角,“定是足夠一月的量,或許在修繕完成前,還會供應。”
“是啊,他們也會這樣認為。可發下來的也就隻有這兩缸米,還是我帶着人連夜去峰鎮搶來的。若是不搶,怕是連個毛都沒有!”語畢,淡月能感受到他的憤怒。
她也無暇顧及為何朝廷年年撥下去赈災的錢,為何到百姓手上就隻剩那麼一點。現下更重要的,是解決後面大家的生計問題。
馮隊長俯下身子從米缸裡捧出米,上面已經有些發黑的痕迹。
“我早些讓重建的進度放慢,是覺着若是大家懶散一點,吃的就少點,那這些糧食就能撐得更久。可出了事故之後,也确實是我錯了。”他苦笑了下,“人真的是沒辦法萬事都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