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北城往南面是老城區,早幾年的發展還行。
尤其是隐藏在巷子裡的老舊街道,或是因為美食,又或者是因為當地特色的人文景觀,總之,在北城靠北這邊的新城區還沒有興起時,老城區熱鬧不已。
但這兩年,因為新城區建了很多商城,這邊便成了年輕人的彙聚地。年輕人是消費的主力軍,他們在哪裡,哪裡自然也成了當下最熱門的去處。
向星辰從小就在老城區這一片的百花洲街道的巷子裡長大,在她小時候的記憶裡,早年這條巷子開的店并不多。大多數是居民自住,轉角處會開個小賣店。
後來,大家生活條件好了,加上這附近開發出了一個景區,廢舊的寺廟也被政府重新裝修好後,人流量倍增。
附近的居民便将自己的房子對外出租開成商鋪,這裡就成了一條商業街。
旺季時人山人海。
不過幾年光景。
這條商業街在經曆過一次鬧事後,來這邊的人少了很多。又因拆遷,很多店鋪退租,搬遷。
直到現在,向星辰都無法接受這個事實。
那天她二伯說的話也沒錯,做生意的人怎麼會不想賺錢呢?不賺錢店怎麼經營下去?不賺錢怎麼養活自己?
既然店裡沒生意,就想要想辦法吸引客流量。
就得搞活動,就得跟緊潮流。
互聯網的興起,多少博主成了網紅,靠做自媒體有了流量後開始接廣告,然後直播賣貨,發家緻富?
“都選擇開店做生意了,還在清高什麼?你的這些什麼東西,不就是賣給别人的嗎?線上賣和線下賣有區别?”
“你是我侄女,二伯看你是自己人,才跟你說這些,别人我才不管這事!”
向星辰也知道,現在網上好多賣珠寶的直播間。
翡翠手镯、和田玉平安扣、水晶手串、黃金編繩,花樣多種,真假難辨,價格不一。幾千上萬的有,九塊九包郵的也有。
在家裡坐着,就能賣貨。
批量生産,來錢也快。
但那似乎并不是向星辰所追求的,以及她設計出的作品,通常是限量款。必要時,量身定制。
加上原材料用得好,價格自然也不會太低。
這也是她最後的堅持。
隻不過,這次她并沒有像之前那麼幸運。
為她的作品買單的人并不多。
就算有喜歡的,大多也被價格勸退。
向星辰也很苦悶,她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自從姑姑離世,父親再婚後,向星辰已經很久沒有笑過了。奶奶年紀也大了,很多事情向星辰不會跟她說。
一是怕她擔心,二是自己都解決不了的事情,說出來别人就能幫自己解決了嗎?
人跟自己相處的時間是最久的,自己都不信任,怎麼去信任外界。
向星辰長歎口氣。
她人生當中第一次創業,似乎到了低谷期。
進退兩難。
-
黎明月也有一段時間沒來老城區了,早年來的多,這邊好多項目她都有參與投資。包括酒店、餐飲,還有服裝店。最近這段時間,主要在忙T&C珠寶公司新品發布會的事情,無暇顧及這邊的項目。
前陣子還有個朋友在跟她談一個室外露天酒館的合作,初步計劃是需要租這附近一個湖上公園,打造一個既可以室外露營,又是露天酒吧的園子。
一旦這個項目成功啟動,這附近老城區的很多地方,都不需要拆遷了,必然會帶動相關經濟發展和人流量。隻不過最近黎明月太忙了,都沒顧得上這個項目。
但這幾天,她倒是空得很。
不僅參與了這個項目的初步會議,還開了幾個老城區這邊投資的酒店是否需要搬遷以及後續發展的股東會議。
可以說,連着幾天,她都在老城區這邊。
秘書也跟着她一起忙前忙後,她似乎看出了黎明月的刻意,便試探性問:“黎總,我們今天的會開完了,還有點時間,您不去那位珠寶設計師在這附近開的珠寶店看看嗎?”
黎明月假裝不經意地說:“我過去看什麼?”
秘書文雯笑而不語。
她跟在黎明月身邊這麼多年,肯定是能瞧出一些苗頭的。這麼多天都在老城區這邊晃啊晃的,說是開會,顯然醉翁之意不在酒。自從上次她跟黎明月彙報了那位珠寶設計師最新動态後,當天黎明月就直奔老城區。
見身邊人露出不信的神态,黎明月含含糊糊地解釋:“我哪有時間呀。”
這不是挺忙的,各種會議要開。
空不出一點時間。
文雯也沒有拆穿,自顧自說:“我聽說,那位珠寶設計師最近好像遇到一些難題了哦。”
黎明月沒說話。
文雯接着說:“那條街道面臨拆遷,從去年開始,生意就大不如前了。人流量不行,加上賣的價格相對于來說偏高,為此買單的顧客并不多。”
“又沒有資本和品牌的包裝,那位設計師現在估計挺頭疼的。”
黎明月:“……”
“那黎總,您先忙?我倒是挺想去那條街轉轉的,買點吃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