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除二十一條不平等條約!還我山東半島!廢除二十一條不平等條約!還我山東半島!
學生遊行隊伍裡走在最前面的那名男子,名叫蘇振華。是當地一所學校裡在讀的一名學生,這次的遊行便是他一手發起的遊行。
1915年5月25日,無能的北洋政府與日本簽下了喪權辱國的二十條不平等條約,一石激起千層浪,本以為中華民國的建立會扭轉清政府軟弱無能被列強欺淩的局面。
但未能想到中華民國大總統袁世凱,為了□□,與日本人簽訂了二十一條不平等條約,一時間各大報刊争相報道,有志之士無不義憤填膺甚至有激進者密謀刺殺計劃。
就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蘇振華作為一個接受過新思想熏陶的人,自然而然的要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努力。
這天作為學生會主席的他,召集了學校内所有會内的進步青年,準備密謀一場大規模學生遊行。
“日期我們就定在農曆四月十五日,也就是5月28日,抗議橫幅也經過同學們一上午的趕制制作了出來,剩下的現在進行安排具體事項了。
這樣吧孫武策張懷民你們兩人負責統計加入的人數,李莉莉孫雪茹王思琪你們負責引導有意向加入遊行隊伍的人們,有序得進行統計并告知28日校内集合。”
這時幾名手托一堆厚厚宣發紙的人出現打破了忙碌的場面,“主席!宣發單也已經印制完畢了。”
“好!孫武策張懷民你倆去校園門口處登記人數,記得擡着桌子帶足紙張去以便人多登記不過來,李莉莉孫雪茹王思琪你們就引導報名的人有序的進行登記。
剩下的50人每人一沓宣發紙,跟我去宣發遊行活動,我們走現在跟我去宣發!記住我們是中國人,所以我們要為祖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嗨!同學!請等一下!可以浪費你幾分鐘的時間嗎?相信二十一條不平等的簽署你應當有所耳聞了吧,我們學生會正在策劃一場關于這件事的抗議遊行。你看你有興趣參加嗎?”
“抗議遊行?”“是的我們學生會遊行的目的是讓北洋政府廢除二十一條不平等條約。”
“你們又不是大總統怎麼廢除那不平等條約?僅僅靠你們遊行抗議?别逗了。”“同學你可聽說過一句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對我們是沒權沒勢。
可萬一呢?萬一抗議成功,北洋政府經受不住壓力廢除條約了呢?國父孫中山曾經不也是這樣過來的嗎,最後不是成功的推翻了無能的清政府建立民國了嗎。
不努力永遠都是零,隻要努力哪怕隻有微弱的火星,也能燎起廣袤草原,我們都是中國人,你忍心看得我們中國四分五裂,被列強被倭寇瓜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