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易看着他好似沒睡醒的樣子,剛準備說話,一旁的荔枝尖叫上了:“宋青,你昨晚去偷雞了?”
宋青回過頭瞪她,她沖着宋青做了一個鬼臉,跑韓荀身後去了。
宋青不與他計較,看着顧易,再次問他:“要做什麼?沒事兒我就回去睡覺去了。”
“喂,你等等。”
“我不叫喂,你有事就趕緊放。”宋青說着,就要關門。
顧易道:“等等,宋大哥,我想跟你切磋切磋。”
宋青上下看了他一眼,說道:“我不打小孩。”說完,砰的一聲關門進去了。
韓荀道:“你來這兒發什麼瘋?”
顧易立刻委屈地看着她:“好久沒練手了,大家又都不會武功,隻好找宋青了。”
兩人說着話,宋青換了一件勁裝,重新拉開了門,看着幾個人看着他,他道:“看着我做什麼?不是要打架嗎?來吧,讓你三招。”
宋青說着話,站在院子裡,顧易眼裡閃過一絲興奮,兩人就纏鬥在了一塊,不一會兒,顧易氣喘籲籲道:“你也不過如此嘛。”
宋青臉頓時黑了。
“好了好了,宋大哥,我開玩笑的,我知道你讓着我呢。”說着,顧易做出來求饒的姿勢。
韓荀走上前來,掐了他的胳膊一把,顧易看向她::“怎麼了?”
“你平白無事招他幹什麼?”
咧了咧嘴,顧易笑着說道:“方才說了啊,我手癢,想找個人切磋一下。”
韓荀卻不信他的鬼話,指了指屋裡說道:“張嬷嬷包了餃子,這會還有呢,你先去吃點兒。”
“好。”顧易應着聲,回頭對荔枝道:“你家姑娘給我吃的。”
荔枝氣急,沖他揚了揚拳頭。
沒過兩日。顧易興沖沖地進了院子,韓荀正在抄書,聽到院子裡嬷嬷地聲音:“哎呦,你這是幹什麼?”
韓荀探頭看出去,顧易受傷提了四五隻燈籠,張嬷嬷上前看着他手上的燈籠,說道:“這是顧秀才做的燈籠吧,好多年沒見過了,你還小的時候,你爹娘每年都要做呢。”
韓荀放下手中的筆,出了門,嬷嬷手上端着一盆水,裡頭放着幾間衣裳。
“嬷嬷這是要去洗衣裳?”
張嬷嬷點點頭,說道:“嗯,天氣好,去洗了好曬,去玩吧,今兒草兒說她做飯,我左右閑着無事。”
張嬷嬷說着,端着衣服往井邊去,口中念叨着:“老喽,真的老喽。”
顧易和韓荀對視一眼,韓荀忽然笑了起來,顧易也跟着傻笑,引來韓荀不滿,“你笑什麼?”
“阿荀,我爹娘同意我參軍了。”
韓荀臉上笑容一頓,再也笑不出來,她問顧易:“你什麼時候走?”
顧易回道:“等中秋過完。”
韓荀點點頭,不說話了。
顧易提了提手中的燈籠,說道:“這是我爹做的燈籠。”說着,指着後頭兩隻小的,“這兩隻是我做的,大的咱們挂院子裡,小的你放着自己玩兒。”
顧易說着,拿出來兩隻小的,遞給韓荀,韓荀拿着燈籠進了屋,顧易也跟在了後頭,屋子裡隻有零星幾本書,還有幾個箱子,梳妝鏡上放着幾朵絹花,嬷嬷給她做的。
韓荀看了看屋子,有些發愁,放在桌上太大,放在櫃子上又太高。
“姑娘,不如挂在床頭?”荔枝在一旁出主意。
顧易眼神一亮,說道:“好主意。”然後從韓荀手中接過燈籠,解下床上的竹風鈴,把燈籠挂了上去。
韓荀看着他手中的風鈴,急忙道:“這個我還要的。”
顧易提起手中的風鈴,說道:“我瞧着有些眼熟,這個是我給你做的吧?”
韓荀點點頭說道:“你做的,我剛來莊子上的時候你送我的。”
顧易又看了一眼風鈴,說道:“我重新給你做一個,我明日給你送來,這個舊了,就不要了。”
韓荀搖搖頭道:“不行,這個我也要,讓荔枝給我放箱子裡,我收着就好。”
顧易點點頭道:“聽你的。”說着話,将風鈴遞給了荔枝。
“等我離開了,你看着這燈籠就能想起來我,我想,等我做了将軍,我就來娶你,等我們成親,我們就回到這裡來,到時候我們生兩個孩子,一個男孩一個女孩兒,男孩兒就教他練武,以後也當一個将軍,女孩兒……”顧易想了想說道,“女孩兒,女孩最好像你一樣好看,你就教她刺繡,我還要教他們讀書,像我爹一樣,做個秀才。”
說道這,顧易撓撓頭道,氣勢一下子就沒了,隻聽他道:“算了吧,我念書不行,就讓我爹爹教吧,我爹學問可好了,讓我爹這個秀才教出來兩個小秀才……”
“女孩兒可讀不了書,考不了秀才呢。”韓荀小聲道。
顧易道:“那有什麼關系,我當了将軍,我就去求皇上,讓皇上開設女學,我要讓女孩兒也能讀書,也能考秀才……”
“你一定可以的。”韓荀鼓勵他。
中秋一過,顧易就要離開永甯縣,去往邊塞。
這兩日,顧易往韓家莊子上跑得愈發勤快了,顧夫人替他準備了四季的衣裳,鞋襪,韓荀又打了幾條絡子,韓荀繡活不好,但是打絡子打得又快又好,這幾日有些睡不着,索性半夜點了油燈在燈下忙活。
“夠了夠了,這些都夠我用好幾年的了,等到時候用完了,我寫信回來,你再給我打新的就好。”
韓荀心裡發愁,越是臨近日子,心裡越是擔憂:“文書什麼時候下來,可讓人問了,分到哪了?”
顧易摸了摸她的頭,笑着道:“就知道你要問,我問過了,我和士嘉還有二牛哥他們都分到了隴右。”
“隴右?”韓荀手一抖,手上的絡子掉落在地上,顧易彎下腰去,說道:“放心好了,我和他們說了,我讀過書,不會分到前線去的。”
韓荀道:“那就好,那就好,記得要常寫家書回來,顧伯母和顧伯父心裡都念着你,我也是。”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