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就和他說中秋前他來送燈籠那日說過的話,讓他都忘了,千萬記得要忘了。”
顧夫人看着韓荀:“可是出什麼事情了?可要緊,伯母有什麼能幫得上你的?
韓荀搖搖頭道:“伯母,此事事關我和顧易安危,不便寫在紙上,隻是您千萬記得和顧易說。顧易一定不能出事,若日後他去找我,那些話絕不能從他嘴裡說出來 ,就連他幫我……就連我重新開口說話的事情也不能和顧易有關,同府上的說辭是我八歲那年發了熱,後來就能開口說話了,等明日我坐上回府的馬車,就和顧家,和鄉親們都不熟,萬一我将來遇到了什麼事,也不會牽連到顧易和你們。”
顧夫人歎了一口氣:“你這傻孩子,都說得什麼話?”
韓荀卻看着顧夫人,仿佛她不答應她就繼續這樣看着她一樣,顧夫人與她對視着,忽然伸出手憐惜地抱住了她:“我都記着呢,到時候一定同顧易說,顧易喜歡你,我們也拿你當自家的孩子看,你回去以後一定要照顧好自己,無論以後你能不能和顧易在一起,都一定要好好的。”
韓荀點頭。
顧秀才坐在旁邊看着她倆,這會兒才說道:“顧伯父不是一個多話的人,你就要回去了,顧易不在,我們做父母的也算是替他送送你,很多東西啊,要學會服軟,解決不了的,多看看書,說不定能找着答案,你是個聰慧的孩子,萬事以性命為先,等顧易回來了,我們便讓他去找你。”
“伯母,這些是顧易這些年找人帶回來的信,都在這裡收着呢,還有一些他從前送我的東西,有的帶不走,有的是不能帶走的,若是讓我扔了我又不舍得,就麻煩你們幫我轉交給顧易,我等他來侯府找我。還有這封信,你們,下次寄信的時候一塊兒寄給他,還有這些是我這段時間做的,麻煩您到時候一塊兒寄給他。”
韓荀打開箱子,裡頭放着幾個新打的絡子,幾張帕子,還有一對護腕。
顧夫人收了東西,又拉着她說了幾句體己的話,這才趁着月色送了兩人回莊子上,回到莊子上的時候,韓荀手中捧了一盆花,是顧秀才親手從院中移植的,說是給她一個念想,這花,是顧易離開的時候帶着她種下的,三年了,從來沒開過花。
次日一早,韓荀隻來得及收了顧夫人匆匆送來的烙餅,就上了馬車,在顧夫人和顧秀才的目視下,向着京城走去。
馬車走得不快,以這樣的速度,等到了京城,也得在半個月以後了,行至午時,路過一處茶攤,荔枝問她:“姑娘,前邊就是岔道口了,奴婢瞧着有賣茶水的,可要歇歇腳,喝口茶?”
韓荀興緻不高,說道:“繼續走吧。”
“姑娘。”荔枝叫她,她擡起頭,看着荔枝的目光,似乎是有些期盼,她随即點頭道:“也好,那就歇歇吧。”
“姑娘說在這歇歇腳,就着吃了午飯,順道讓店家給馬喂些草料,待會才好上路。”荔枝上前揚起聲音同連雲說道。
馬車停了下來,茶攤上迎面來了幾個小二,拉着馬車下去安置去了。
韓荀擡頭看着四周,這是一個三處路的交織處,茶攤算不上很大,卻幾乎坐滿了,路旁還有人随意坐在地上等着店家裝茶。
“姑娘,你不記得了。”荔枝走上前來,小聲說道,“我們剛來莊子上的時候,經過這處茶攤,也在這喝了茶。”
韓荀搖頭,她确實不曾記得這些事情了。
荔枝又道:“姑娘,往我們來時的路看看,這是去永甯莊子的路,另外這一條,往前走,一直走,可以走到隴右。”
韓荀順着路往前看去,看不到邊際。
“你怎麼知道?”韓荀有些好奇地荔枝。
荔枝道:“姑娘,咱們在這處歇腳的時候聽店小二說的,還說從前隴右節度使赴任時在這喝過茶,這事兒奴婢記得牢。”
韓荀點點頭,這時小二上了茶,說道:“幾位貴客來得巧,這是前些日子的新茶,看幾位貴客不是本地的人,小的向幾位介紹一下……”
接着,小二舌燦蓮花地講述了從前隴右節度使在此處喝茶,如何誇店裡的茶水。
荔枝看向韓荀,韓荀回望過去,兩人相視而笑,卻也沒打斷小二的話。
等小二說完了,韓荀才問他道:“去隴右,可是隻有這一條路?”
小二道:“姑娘說的是官道還是别的?若是官道的話确實隻有這一條。”
韓荀又問:“此處去往隴右,需要幾日?”
“若是尋常的速度,需要月半,若是日夜兼程快馬加鞭,隻需要十日即可。”
韓荀點點頭。
那小二又道:“姑娘家中是有人在隴右嗎?”
韓荀點頭:“我未婚夫君就去了隴右參軍,隻是這兩年沒有收到信,有些放心不下。”
這話一處,一旁的荔枝趕忙看向不遠處的人,幸好,連雲幾人隔得遠些。
“姑娘您這可算是問對人了,這茶攤在此處,别的不敢說,但這消息,就屬咱們這是最靈通的了。”小二麻溜給她倒了茶,說道,“應當是前年接近年末的時候,吐蕃突然向北進軍,隴右李将軍率軍向西北支援張将軍……”
韓荀心裡一跳,隻聽那小二接着道:“這兩年打得可兇了,接近年關的時候打,開春了又開始打,直到前不久才協議停戰,若是姑娘的未婚夫一道随軍去了甘州支援,沒有信來,也是正常的事,算算時間,李将軍這時候應該也回到隴右了,說不得姑娘未婚夫的信也快要到家了,姑娘這般樣貌,想必未婚夫也是相貌堂堂,姑娘隻管在家等着,說不定日後還是将軍夫人。”
韓荀喝了一口茶水,回道:“接你吉言,若真有那麼一天,我定與我那未婚夫來這親自道謝。”
“那感情好,小的就等姑娘鳴珂锵玉的那一日了。”
說話間,小二聽到有人喚他,應了一聲,又将韓荀和荔枝的杯子給滿上,不忘說道:“姑娘若有事,隻管喚我就好。”
轉眼間,小二又從裡間端了一壺茶水,給新來的客人倒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