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評正在别墅給毛驢喂菠菜,耽擱了大半日功夫,毛驢餓的昂昂叫喚,他隻能從冰箱翻出些菜給它填肚子。
聞言頭都沒擡道:
“那些村民倒也生不出旁的心思,隻是瞧着生過孩子的婦人眼熱罷了,最多心裡小小的盼着她丈夫真沒了才好,更方便把她留在村裡,和村裡的男子成親。”
思莊對村裡光棍兒們想娶媳婦兒的強烈渴望并不意外,畢竟村長已經跟她講過了,她在此事上不發表意見,但她不解的是:
“他們為何唯獨對月姮阿娘情有獨鐘?”
林評把菜葉子塞進不鏽鋼盆裡,讓毛驢自個兒吃,進廚房泡杯枸杞茶,坐回書桌前的真皮座椅上,打開電腦繼續他的拍攝課程,這才沒好氣道:
“要不然呢?大肚子孕婦和瞧着還沒發育,病歪歪的月姮,哪個是好選擇?是人都會選擇又能幹,又生養過,證明生育能力沒問題的吧?”
思莊皺眉強調:
“都不是好選擇啊,要是真如他們盼望的那樣,孟劉女丈夫死了,她可就是個帶着孩子的寡婦,你們人類不是最講究女子貞潔那一套嗎?寡婦能是甚好人選?
我看的那些書上都說了,你們的先賢孔子就要求女性保持貞潔,對外得是賢良淑德的形象,算起來孔子才去世兩百年呐,真就對當下社會環境一點兒影響沒有?”
林評忽然覺得思莊的教育問題,其實是個非常嚴肅的大問題,放下茶杯,挺直身闆兒,雙手十指相交,胳膊搭在座椅扶手上,臉上的表情不再輕松,換上語重心長的語氣,準備和她談心:
“如果你不想讀書的話,我不勉強你,但你不能再把那十個T的娛樂小說,當社會常識,這麼下去會出問題的!”
“哪裡有問題?”
林評深吸口氣,盡量讓自己的态度和語氣和藹些,像個開明的家長些:
“你要知道,在周之前是沒有女子守貞這個觀念的,很多部落裡,男人找女人,主要靠搶,今天搶到你家,明天搶去他家,為此經常發生流血死亡事件。
後來認為搶太過于野蠻和血腥,就有了用彩禮聘,聘回去外人便不能再去搶。因而産生了相應的殺長子習俗,原因是聘回來的老婆肚子裡的第一個孩子不一定是自己的。
總的來說,那時候男女之間與如今相比堪稱濫交。到了西周,為了解決以上問題,周公下令男女婚前不能随便發生性關系,至少不能濫交,得等到有了明确的婚禮後才可以,也就是後人所說的周公之禮。
同時,《周易》中出現了“恒其德,貞,婦人吉,夫子兇”的記載,《易傳》也出現了“女人貞,吉,從一而終”的說法,表明女人對一個男人從一而終,大吉大利,而男人對女人從一而終,視為大兇。
但當時隻是鼓勵,少女在婚前還有相當程度的性自由。等到了春秋時期,宗法制度逐漸産生,男尊女卑思想出現,延續到先秦時期,雖提倡女子守節,但為了提高人口出生率,是非常鼓勵寡婦再嫁的,同時對女子改嫁也不排斥。
孔子并沒有明确觀點表明需要女子守貞,倒是在《論語.學而篇》提到過‘賢賢易色’,倡導重視賢德而非外貌,其他多為後人斷章取義罷了,《孟子·離婁上》提過,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
說明要求男女授受不親,隻是讓保持人與人之間基本的距離感,不能太親密,更不能因為這個原因就不救溺水的嫂子,看着她淹死。保持距離其實是非常靈活的一件事。
這個時期,國君娶寡婦,女子三嫁四嫁,都是常事。”
林評難得一口氣說這麼多,見思莊聽的認真,并沒有反感,心下松了口氣,心說教孩子也不能一味的說教,還得适當鼓勵,喝口茶換了更輕松的語氣道:
“其實這也怨不得你,你在村裡的兩年恰好趕上年景不好,外面的女子不願嫁進來,沒見過那種場面罷了。
回頭你出去打聽打聽就知道了,百姓又不傻,雖然官方提倡,但民間誰搭理,得沒得着實惠心裡門兒清。普通人家娶媳婦兒不容易,當然想娶個能生養,能幹活兒,身體硬朗的了!
相對于那些十四五歲,骨盆沒發育完全,極大可能難産的少女,其實生過孩子,還坐擁前夫家産,年輕力壯的寡婦在這方面更受歡迎了。
如果這個寡婦再有幾個即将成年的閨女,那簡直是撿了大便宜,在家養個三兩年就能嫁出去收一筆彩禮,得兩門好姻親,穩賺不賠!”
是了是了,思莊想起來,村子裡原本是有三名寡婦的,去歲冬實在熬不住,便帶着孩子一起改嫁了,那夫家來迎親時她遠遠地瞧了一眼,确實喜氣盈盈,是很樂意的模樣。
思莊就納悶兒:
“那何時開始對女子要求那般嚴格的?總不能我看的所有娛樂書都在斷章取義罷?”
那倒也沒有,林評如實道:
“再過幾十年吧,等嬴政一統六國,稱贊丈夫死後并未改嫁,而是繼承了丈夫的家業并将生意做大做強的巴蜀之地寡婦青,是難得的貞婦,且為其專門修建懷清台以表嘉獎,同時反對生了孩子的寡婦改嫁時,對女子便有了明确的貞潔要求。”
“合着真正的始作俑者還沒出生?”
“算算時間,也就這兩年的事兒吧。”
事實上,一直到西漢官方出面表彰貞潔烈婦,進一步提倡女子守貞,相對而言那個時期的女子依然算是自由度高的。到了後面的魏晉時期,社會動蕩,民間人吃人事件時有發生,生死都顧不上的時候,普通人對這種事自然就看開了。
倒是貴族之中将此事看的更重。隋唐時期社會風氣開放,對女子和離改嫁也算包容。自宋“程朱理學”興起,存天理滅人欲的提倡下,對女子守貞,從一而終的要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明清時期到達了極緻,女子從一而終,夫死守寡不再嫁人,被視為女子的最高品德,官方出面立貞節牌坊,列入當地主官政績。
思莊覺得人類可真有意思,還總有人說古人封建,事實上有些時期的老祖宗想的可比後人開明多了,不過是這麼想也對林評這麼說,林評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