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指尖重重敲在照片上,"這個立體8D城市,天生就是《未命名》的舞台。"
制作部總監擦着汗開口:"蘇總,全實景拍攝的成本..."
"我出。"蘇硯解開袖口的珍珠紐扣,露出腕間冷白的皮膚,"我的錢,我說了算。"
她轉向縮在角落的愛豆區主管,"OST必須原創,給新人三個月時間,做不出來就去給道具組打下手。"
三個小時後,夕陽将會議室的玻璃幕牆染成琥珀色。
蘇硯合上最終版企劃書,擡頭對上陳子禾發亮的眼睛:"明天飛重慶勘景,你和我一起。"
她突然想起什麼,掏出手機翻出通訊錄,"對了,林挽最近有空嗎?讓她也來 。"
散會後,蘇硯倚在消防通道抽煙。手機屏幕亮起,是林挽發來的消息:"蘇姐,聽說您包下整個項目了?太帥了!"
她輕笑一聲,煙灰落在瓷磚上炸開細小的花,指尖在鍵盤上停頓片刻,回複:"必須的"
電梯叮咚作響,她掐滅香煙,黑色西裝下擺掠過牆角的消防栓,如同漫畫裡飒爽的女主角,踏着夜色走向新的戰場。
誰也沒想到《未命名》的拍攝籌備這麼順利。
短短半個月,主角敲定了試鏡時讓人眼前一亮的不算很紅的黎舒,重慶的的洪崖洞、十八梯這些關鍵取景地也早早談妥。
最讓人驚喜的是,公司愛豆區的新人居然真憋出了好幾首原創插曲,連挑剔的蘇硯都點頭認可。
更意外的是蘇硯突然做的決定——讓從沒演過戲的林挽出演一個重要配角。
"你平時跟着子禾畫分鏡,對角色性格摸得透。"蘇硯在辦公室裡翻着劇本,頭也不擡地說。
"與其花時間教新人理解角色,不如直接用你。就當練練膽子。"
這個消息把林挽吓得不輕。
她連在平時在基地的短視頻得獎,上台領獎都緊張得說不出話,現在居然要對着鏡頭演戲?
但蘇硯說話向來沒商量餘地,第二天就把角色台詞本塞到她手裡。
12月下旬,寒風把人吹得直縮脖子。
林挽拖着塞滿厚衣服的行李箱,和陳子禾、劇組其他人在機場碰頭。
她一路上都在背台詞,手心的汗把劇本紙都浸得發皺。"别慌,就當對着鏡頭說台詞。"
陳子禾幫她把圍巾裹緊,"實在忘詞,現場導演會提醒。"
可惜蘇硯這次沒法一起去重慶。
她在公司忙着談合作,隻能在微信群裡反複叮囑:"到了先适應兩天再開拍,千萬别凍感冒。
"登機前,林挽收到蘇硯單獨發來的消息:"别給自己太大壓力,我非常相信你。等你們回來,姐請吃火鍋。"
飛機起飛時,林挽望着窗外的雲層發呆。
雖然心裡七上八下,但一想到能親眼看着漫畫變成電視劇,又忍不住期待。
畢竟,這可是她人生第一次演戲,怎麼說都要好好試試。
蘇硯把手機随手放在桌上,轉椅滑到電腦前準備處理工作。
點開郵箱,一封來自鄭允恩助理的郵件安靜躺在收件箱裡,日期顯示是上月23号。
郵件裡說,鄭導在抖音刷到林挽之前拍的短視頻,覺得她的氣質特别适合新電影《風過少年時》裡的女三号,想邀請她去試鏡。
蘇硯快速敲下回複:“感謝鄭總賞識,不過林挽現在正在重慶拍《未命名》,檔期實在排不開,實在抱歉。”
剛發送完郵件,辦公室的門被推開,助理抱着行程表走進來:“蘇總,去M國的行程都安排好了,明天下午兩點的飛機,這次要待三個月,得和漫漫團隊敲定特效合作的事。”
接下來的三個月,蘇硯在紐約的會議室、洛杉矶的片場、舊金山的酒店之間來回奔波。
哪怕再忙,她每天都會抽空打開工作群,看劇組發來的拍攝花絮。
有時候是林挽裹着厚棉襖,蹲在片場角落背台詞;
有時候是她和女主角對戲,笑場NG了好幾次;
還有一次,劇組收工後,林挽拿着漫畫分鏡和燈光師讨論,說某個場景的打光能不能再暗一點,更符合原著氛圍。
看着視頻裡林挽認真的樣子,蘇硯總會想起第一次見她時,這個說話輕聲細語的小姑娘連和人對視都緊張。
陳子禾偶爾也會單獨發消息,字裡行間都是驕傲:“你别說,林挽還真有演戲的天賦,現在劇組的人都誇她學得快!”
蘇硯看着手機屏幕,嘴角不自覺地揚起來。
手機日曆上,3月的殺青日期正在一天天臨近,她盤算着回國後,得帶這個讓人驚喜的小姑娘去吃頓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