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一朝天子一朝臣,這理也同樣适用于皇宮裡的随從。
先帝在世時她最得聖心,常常大搖大擺出入她父皇與臣民議事的文華殿,一來二去與那裡輪班值守的人都混了個眼熟,後來便借機提攜了他們一把,扶持做了管事。
都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如今也到了該收利息的時候了。
“你去打聽一下,掖庭的負責人是不是姓趙,幾年前曾做過守過宮門的差事。”
江南地勢平坦,風都貼着青磚遊走,卷起一片涼意。吹的沈栀禾攏了攏披風,她将自己裹緊後複又開口。
“如若情況屬實,你去讓他安插幾個眼線放在段成姻身邊,順便把我們的人挪到阿染宮中,不論事無巨細,一并來報。”
“殿下确定他會替我們做事嗎?”看着她一派信誓旦旦勝券在握的氣勢,疏月卻忍不住擔憂起來:“萬一他告密……陛下降罪于你怎麼辦?”
少女聞言唇角含笑,語氣幽幽:“有錢能使鬼推磨。”
像是想到了什麼有趣的事,她的雙眸中都帶着明晃晃的促狹,補充道:“更何況,挾恩相要這種手段本宮也會。”
“那殿下先回府歇息吧,奴婢這就去辦。”
“嗯。”少女被季漾扶着上了馬車,垂手靠窗在一旁閉目養神。
夜深人靜,大街上都沒什麼人影,車輪咯吱咯吱的聲音便顯的格外突出,好在他們隻花了半柱香的時間就回到了馮宅。
沈栀禾掀開簾子往外瞧時才發現屋檐角上燈籠高懸,火光通明。本該寂靜無聲的内院處也時不時傳來幾聲呵斥,沒有半點規矩。
她揉捏着自己的眉心,心中暗道又出事了。
門口看守的小厮見少女回來後連忙快步跑至她身邊,行色匆匆:“殿下……”
季漾下巴微擡:“裡面什麼情況?”
小厮視線躲閃,支支吾吾道:“……有個中年男人綁架挾持了馮老爺的妻女……說要一命還一命……”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沈栀禾默默在心底歎了口氣,她強壓下心中疲憊後緩聲開口:“府中應當是有侍衛在守的,你們沒有将他拿下?”
季漾看着他點頭,忍不住冷嘲熱諷道:“你要是不作聲,我還以為馮叢海養的都是些花瓶,一個鬧事之人都能讓你們亂了這麼久。”
小厮聽出了他話語中夾槍帶棒的意味,縮了縮脖子保持沉默。
沈栀禾:“府中有沒有人見血?有的話你現在去栖明寺請個大夫過來替他們診治一下,别耽誤了良機。”
“是,多謝殿下……”
季漾卻沒有她這麼好說話,仍舊拽着不放。旁若無人的自顧自話,細數近來種種荒謬之事,陰陽怪氣:“前有刺殺監視,後有報複綁架,你們揚州可真是個好地方。”
眼見那小厮被吓的身子都在抖,少女适時出言阻止:“季漾。”
等到那人走後沈栀禾才轉身正色神情,緩聲開口:“他們都是為地方官府賣命的,迫于生計不得已,别太為難他們,你要實在心有怨氣……本宮不記得自己明文規定過不許人探望馮叢海。”
說這話時她眼裡都是明晃晃的促狹。
季漾聽出了她的話外之音,垂眸應聲:“是,微臣知道了。”
杵在一旁的侍女見他們二人聊完後才大着膽子上前,領着少女去處理那些爛攤子。
月色傾倒下來,将長廊小道都鋪上一層清輝。偶有輕風拂過枝桠,驚起陣陣沙聲。
與外院不同,這裡人多眼雜,衆人正吵吵鬧鬧的聚集在一起說個不停。他們腳下的灰白磚地上還淌着幾灘血水,叫人看的觸目驚心。
被抵在刀下的萬越卻毫不在意自己的處境,隻渾渾噩噩的垂頭,并未将注意力分給外界。
直到聽見少女那句“将他押入獄中充公勞役”時才擡頭滿臉錯愕的望向被圍在正中央的沈栀禾。
旁邊的馮宅管家費陽也是神情驚訝,話語裡都透露着不滿:“……殿下,這不妥吧?按照我大邺律法,無故殘害他人性命者受絞刑。”
“這個處罰是不是太輕了……”
季漾聞言從喉間溢出一聲冷笑,歪着身子抱臂倚靠在柱子旁,眼皮就那麼上下動了幾次,略帶嘲諷的掃視着費陽。
“按照我大邺律法,貪官的親族也應當連坐,最次也是流放。她們已是戴罪之身了,也配和普通人相提并論?”
“更何況她們從搜刮的民脂民膏中受益時就注定了不可能從這場圍剿中幸免,同是人命的劊子手,誰比誰高貴?”
費陽在馮宅待了很多年了,心裡都或多或少的會偏袒這家人。他此刻被季漾怼的啞口無言,半天才憋出一句“稚子何辜”。
“我死去的妻女難道就不無辜嗎?要不是你們貪污了赈災銀,她們怎麼可能會重病而亡!”萬越雙眸中都是猩紅的血絲,惡狠狠的盯着費陽,整個人都處于崩潰邊緣。
他的視線掃過蜷縮在一旁的馮叢海的妻女時還萬分厭惡的剜了她們一眼:“一命償一命,你們早晚會得到報應的。”
眼見萬越他越說越激動,費陽怕事态失去控制隻好求助于一旁不說話的沈栀禾:“殿下……他太偏激了。”
“偏激?她們的命是命,别人的命就能随意踐踏麼?”少女一聲冷笑,不怒自威。
她早知馮府的蛀蟲并未清理幹淨,留着他們也不過是要等皇帝的判決而已。偏偏總有人自以為是,打着無辜的旗号裝腔作勢。
沈栀禾微微俯身,與跪在地上的費陽四目相對,語氣卻讓人如墜冰窖:“要是你的妻女因他人而死,費管家也會冠冕堂皇的替主兇開脫嗎?”
費陽:“殿下……這根本不是一回事。”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她說完就轉頭示意那些暗衛先将萬越押解下去,又對着馮叢海妻女的方向開口:“再者,本宮沒有繼續追究馮叢海貪污一案不代表我會放過漏網之魚。”
“禍不及子女的前提是惠不及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