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洋登基為帝,大家的地位也水漲船高,封宗室高嶽等十人為王,功臣庫狄幹等七人亦授王爵。弟高浚為永安王,高淹為平陽王,高浟為彭城王,高演為常山王,高渙為上黨王,高湝為襄城王,高湛為長廣王,高湝為任城王,高湜為高陽王,高濟為博陵王,高凝為新平王,高潤為馮翊王,高洽為漢陽王。
尊文襄王妃元仲華為文襄皇後,居靜德宮。文襄王子高孝琬,得受封河間王,高孝琬弟高孝瑜,亦受封河南王。命太師庫狄幹為太宰,司徒彭樂為太尉,司空潘樂為司徒,儀同三司司馬子如為司空,高隆之錄尚書事,弟高淹為尚書令,元紹為尚書左仆射,段韶為尚書右仆射。段韶固辭去職,高洋就任楊愔為右仆射。一時政景清明,簡靜寬和,納賢任明,馭下以法待民以仁,内外肅然,自有一派新朝氣象。
高洋又拟立李祖娥為後,高隆之、高德政以勳貴姑又揣度太後之心,說:“漢婦人不可為天下母,宜更擇美配。”
高洋不動聲色問:“卿屬意誰為美配?”
高德正看高隆之,高隆之大着膽子道:“段妃家門盛隆,才德兼備,是為美配。”
高注觑了他一眼,冷笑一聲,“你倒清楚!我前日與你說得話你都放在心上嗎?你天天颠三倒四該管的不管,不該管的處處有你,你這樣下去不怕有族禍嗎?
高隆之雙腿一軟,撲通跪下,“陛下明鑒,臣實在是出自公心,非是私見,望陛下恕罪。”
高德正也開口道:“陛下初登大位,宜親近勳貴,聚攏人心,段妃的父親是武威王段榮,母親是太後之姊,太後為姨濮陽王為舅,有兄段孝先,與陛下更是姑表中親,臣與隆之漢人也,俱非外戚姻親是真心為陛下計。”
高洋緩和道:“你說得有理,隻是人心在我高氏,不在勳貴,要論貴者有似霍光的嗎?我渤海高氏河北名門趙郡之李如何不是美配?漢婦不可為天下母,那朕豈為君父?”
高德正與高隆之皆無語,高隆之心中畏懼高洋不敢再提,高德政因為是高洋舊臣又一手替高洋策劃登基為眼下大局考慮,又找婁太後說明此事,婁昭君對李祖娥元妃為後的事并不怎麼反對,但段昭儀是自家親甥女自然更屬意,誇贊高德政說:“你這話提得好,我找他兄弟來商議。”請人将段韶請來,将高德正與高隆之的話提了,段韶說:“這是陛下的事,我不好管的。”
“傻孩子哪個要你出面,你隻要打定了主意,我讓司馬子如去說,他比高德正會說話!”
段韶聽讓司馬子如去說,又想起當年高澄與鄭妃的事,忙制止道:“太後,殺雞焉用牛刀,這點子事您和妹子自己同陛下說吧,平白無故的不敢驚動他的駕,照我意思正妃是神武皇帝替陛下娶的,又生有子女,立她為後無可厚非。”
婁太後想起高歡舊事,又想到高澄在日要立王昭儀,由衷道:“洋兒這點倒比父兄勝些,也許是他生得不如父兄的原故。”
段韶不好回這話,段夫人元渠姨因為曾在高洋娶自家小姑子時鬧洞房,命人關新房的門隻留下窗讓高洋爬進來,又知高洋後背有癬疾與衆人哄鬧要脫去高洋衣服觀看,更有甚者滅燈把段昭儀藏身壁間讓高洋摸黑亂撞,派人拿着棍子在高洋身後監督,高洋耐着性子一再忍讓,好不容易衆人鬧完散了。新人安寝之際高洋掀開被子床中放着兩隻王八,高洋當場變了臉色扯下被蓋,暴怒道:“好生無理,欺人太甚。”
段昭儀在一旁被吓哭了,高洋說:“我不是對你。”轉身就出了新房門回書房去了,李祖娥聞訊趕來,問:“大好的日子,你如何發起火來?段妹妹在房裡哭呢,你快回去吧!”
高洋方将床上給放王八的事說了,李祖娥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