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織吸引宰的原因
(1)不殺
宰追尋活下去的意義,他自殺是因為他想“活下去”而不是因為他想死。因此,宰會對“正确”的人感興趣。
注意,宰雖然是天生的黑手黨,但這不意味着他沒有世俗意義上的道德觀和價值觀,他依舊會向往和尊敬他認為值得向往和尊敬的人。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宰會對一些人特别對待:織田作之助,坂口安吾,國木田獨步,中島敦等。
需要說明,我不贊同雙黑cp并不意味着中原中也對于太宰治而言不具備某種意義,作為同齡人中原中也旺盛的生命力和以人類姿态執着求生,的确給予了太宰治一些東西,但中也依舊無法理解太宰治,也不會喜歡太宰治,而太宰治對中原中也同樣不會喜歡。
(2)人類的意志和精神
1,織選擇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織進入了港口Mafia(迄今為止我依舊不明白原因),但請注意,環境無法決定織做什麼——這是非常可貴的。
人類會被環境所裹挾,“人不能改變環境,就适應環境”,看起來是很有道理的話,其實完全是人的軟弱(所以我特别特别敬佩織田作)。織田作決定自己以“不殺”為原則後,即使身處黑手黨,即使因此而成為底層員工薪資微薄生活拮據,即使受到其他人冷嘲熱諷(宰和他在洋食館的對話),他也完全不為所動——請注意,他不是自我安慰什麼的,而是真真正正不在乎。
這其間體現了織的意志。
這是隻有确定了目标并決意将之貫徹到底的人才會有的行為。
織為什麼“不殺”?
因為經曆夏目漱石後,織已經有了願意為之奮鬥終生的理想,而他确定了自己要實現這個理想就必須将“不殺”作為原則。所以“不殺”隻是實現理想的手段,“寫小說”(這是理想的具現化)才是最終目标。
原著中宰直到最後才知道了織的理想,但這不妨礙宰從織的行為中體會到織的意志和精神。
宰的本質是虛無,他有感興趣的東西嗎?有原則嗎?有可以為之努力的目标嗎?完全沒有。
他的立場是不确定的,模糊的。
所以織說他去哪裡都可以,哪一方對他來說都沒差别。
織可以理解他,正是因為織曾經也是這樣的,他是站在作為前殺手的過來人的立場上與宰深刻共鳴的。
這樣的宰,當然會被這樣的織吸引。
順帶一提:
森也能夠理解宰,在原著中森說過宰很像他年輕的時候,但森不僅不會拯救宰反而會把宰往更黑暗的地方推,所以說森先生就是屑!
宰應該挺喜歡國木田(不是cp!)國木田為了理想堅定無畏的姿态對于始終沒找到道路的宰來說,無疑是很耀眼的。原著裡宰開導國木田也體現了這一點。
2,織的赴死
孩子們對織代表了什麼?
宰為什麼無法挽留織?
織臨死前為什麼說“人是為了救贖自己而生,在迎來死亡之際就會理解”?
一點我自己的看法。
對織來說“寫小說”到底代表什麼呢?必不可能就僅僅是寫小說而已,不然他不會一直不動筆。
織寫小說的理想是夏目引導他樹立的,夏目對他說“那就由你來寫吧”“你有這個資格”,織思考後得出的結論也是“我來寫”。
而他最初的想法是續寫那本小說的結尾。
動機是“殺手陳述他不殺人的理由”而“結尾被撕掉了”。
所以,織寫小說是想寫出他自己能夠認同的、陳述“殺手為什麼不殺人了——或者說殺手為什麼選擇走另一條道路”的小說。
因此,織一直不動筆——如果不能得出讓他認可的答案,他無法下筆。
那孩子們呢?孩子們代表什麼?
先說明,織絕對不是什麼孩子都收養的!!
幸介他們是織從龍頭戰争裡救下來的孤兒,是“沒有他可能會死”,所以織才留下來了。
當織從屍積如山的龍頭戰争戰場上救出幸介他們時(原著中,龍頭戰争裡港口Mafia他們是每十分鐘就受到一次襲擊),織無疑是感受到了希望和生命的重量的,同時,他也會感到拯救他人的滋味。
這對織很重要。
我一直認為,拯救和被拯救是相互的,織救了孩子們,孩子們同樣也給予了織羁絆和家庭。對于孤家寡人前殺手的織來說,這是非常難得的體會。
織将孩子們納入了人生規劃——當孩子們長大了,他就離開港口Mafia,在能看見海的房間裡,安穩地寫小說。
想想看,一直被動随波逐流的殺手織,後來的黑手黨,像普通人一樣,對未來進行了長期規劃,這是什麼樣的期待?
因此,孩子們的死亡,既是情感上的巨大打擊,也象征着對未來的夢想的破裂。
織怎麼可能不報複?
所以由其他人代替織去為孩子們複仇根本不可能!
必須是織自己動手。
那麼織就不可能活下來。
織這是固執死腦筋嗎?
恰恰相反,這正體現了織的意志、精神和尊嚴!
請注意,織的赴死不是被迫的,是他自願赴死。無論是宰的挽留,還是亂步的警告,都向他展示了結局,而織決意如此。
為什麼?
因為他動手殺人,就說明了他為自己選擇的不同于殺手織的道路——寫小說——失敗了,他又重新回到了殺手織的道路上。
而且是無可奈何的,被命運洪流推動的失敗。
織是不能回到殺手織的道路上,不是完全不能動手殺人。
我相信,當殺人可以拯救他的朋友、孩子時,他會毫不猶豫動手。
原著中,宰面對mimic士兵的槍口時,織就舉起了槍,做好了開槍的準備。
這說明什麼?說明織絕不是死闆不知變通的家夥!
他不能接受的,是他在明确了理想和原則後,又在命運玩弄和他人的惡意下夢想破滅。
(這就很像紀德,所以紀德說歡迎來到我們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