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月小隊移動到指定的第七車廂時,列車已經駛出一段距離。
這節車廂空間比他們想像中還要寬敞,内部被滿滿的補給箱與彈藥櫃堆疊成兩列。車廂兩側各設有五個固定炮位,被臨時架上了裝甲,前後則各設有一個觀察口。天花闆的燈光因應軍事需求調成昏黃微光……
車廂内已有五名随車後勤兵坐鎮。
前方右側坐着一位身形略胖、臉色紅潤的士兵,左側則是一名瘦高個,看上去年輕許多,兩人言語間透露出是同區背景。
車廂後半左右坐着兩名表情嚴肅的士兵,身穿較舊的制服,一言不發地維護手中的槍械,彼此間默契卻不多話。
而最後那位則是坐鎮後方觀察位的士官老兵,年約四十上下,身形精壯,臉上有一道舊傷痕。他在玲月等人登車時冷冷掃了一眼。
玲月沒有被對方的态度影響,穩穩行了一禮,簡短有禮地回應:“我們是玲月小隊,這是亦辰、語彤、昭昭與齊原。請多指教。”
那位老兵随意的點頭示意,聲音幹澀地問:“帝國軍校出來的?”
玲月回:“是的,我們是一年級一營學員,請問長官該怎麼稱乎?”
老兵淡淡的說:“等活着到了戰場,再來問我名字吧!”
他随後就指着他的隊員說:“前面就叫胖一、瘦二。後面兩位分别是左三、右四。”
玲月表示明白:“那……我們就叫你長官吧!”
“都行。”老兵的語氣中不帶敵意,卻有着明顯的不信任與一絲鄙意。對于來自學院、未經真正戰場洗禮的「精英小隊」,他顯然興趣不大。
随後老兵從觀察位離開,把視野最佳的位置讓出,臨走前甩下一句:“那你來指揮吧,小指揮官。”
接着轉身靠牆坐下休息。
車内氣氛微微一沉,衆人默契地各自入位。
“亦辰,你去前觀察口,有異動第一時間回報。”玲月開始迅速安排:“語彤、昭昭、齊原,以及四位士兵使用就近炮位,保持聯絡頻道開啟。”
玲月安排完後,站上了老兵原先站的觀察位。
列車駛出中層區的鋼鐵城牆後,窗外的景色逐漸改變。
衆人第一次離開中層區,所有的景色對于衆人都非常新奇。
高聳的金屬建築和綠化街區退至遠方,與欣欣向榮的中層住宅區相比,取而代之的是一望無際的農場與斷垣殘壁臨時搭建的簡陋農舍。這裡屬于外層區,名義上是帝國的農業帶,卻遠未達到機械化運作的程度。
在那場大災變發生以後不僅僅是異獸的出現,作物在未知的外力作用下長得異常高大,就像是普通的稻米也已經長到接近一米五,甚至有作物能達到兩米的高度。因此外圍的農業帶不大卻能養活這麼多人……至少書上是這麼寫的。也正因為作物的高度,不管是人還是異獸在裡面穿梭都無法輕松分辨。
玲月觀察到了異樣,四周的田埂邊連半個耕作人影都見不到,宛如被遺棄的農場。
土壤幹燥、裂紋遍布,可以看得出日益枯竭的資源,也或許是這個原因帝國才要盡快的向外拓展跟異獸争取生存空間。
語彤皺眉,盯上窗外遠處一棟冒着白煙的鋼鐵設施:“那是工廠嗎……還在運作?”
“應該是燃料提煉廠,這區通常隻保留必要的能源設施,但因為區塊的規劃設施會散布在四處,這裡應該是以稻梗作為生質燃料源,我也隻是看過書上說明……”玲月答道。她的眼神不自覺地掃過提煉廠延伸出的輸送管線嵌入地底。
接着列車駛過一段戒備森嚴的高地,幾棟提煉塔林立其上。周圍布滿機槍高塔與全向掃描儀,氣氛壓迫感驟增。
再往前,外層區的圍牆終于出現在衆人眼前。
與中層區高聳厚實的金屬圍牆不同,這裡的防線僅是三層簡易水泥與合金拼接的矮牆,間隔拉得極寬,幾個老化哨塔孤零零矗立,似乎連補強都來不及。
當列車接近第一道鋼鐵門時,速度明顯放緩。前方的厚重鐵門緩緩開啟,兩側是層層堆疊的彈藥箱與固定機槍陣地,士兵在塔樓間緊盯車隊。
列車穿過第一道門後行進約數百米,再次停下。
第二道門打開前,耳機頻道内響起一段低沉的廣播:“列車安全區确認中,請所有車組準備進入邊境段。”
幾分鐘後,第二道門啟動,列車再度前進,又重複一次程序。直到第三道鋼鐵門在低鳴聲中開啟,列車終于正式駛出外層區的防線範圍。
這時,耳機頻道裡傳來明确指令:“列車即将駛出安全區,全車戒備進入狀态。”
玲月與小隊成員立刻開始啟動座艙鎖定與遠距感應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