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風攀岩館,麻雀雖小,五髒俱全。
建築物包括地面三層地下一層,喻岚當年很有遠見,一層包含難度區、速度區、攀石區、綜合訓練區。館内功能分區和細節上借鑒了美國大體量綜合岩館的成熟經驗。
從二層能俯瞰整座岩館内部,曾經租作美術培訓機構,但這裡區位太偏,不好招生。沒熬過口罩期,現在改成喻知予的專屬健身房兼體能訓練區,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空間。
“室内人工岩壁興起于上世紀80年代,用現代科技材料模拟峭壁的形狀,讓極限運動走進大衆生活,不去戶外也能體驗飛檐走壁。”
“山風的線路常換常新,每周定期更換抱石線路,能滿足新手、進階岩友和黑練玩家的絕大部分需求。”
“抱石墊和國内常見的制作工藝不太一樣,更平整,落地感覺更加舒适。”
“不得不提的還有我們的王牌教練陣容和技術外援,”喻知予一口氣念了十幾個人名,省青少年攀岩隊定期會在這裡進行訓練,這兒也是岩友們聚集交流的地方。”
喻知予帶希毅參觀山風,岩館設計融入了各種攀岩元素,細節皆品質。這裡的一磚一瓦,都是喻岚的心血,她相當愛惜,特意留了一間房專門陳放喻岚用過的運動器具。
很多人不理解,攀岩到底是怎樣的運動,值得他放棄一切甚至付出生命。講到父親,喻知予似乎陷入了遙遠的回憶。
希毅卻說:“我相信他不會問值不值得。”
喻知予聞言,激動地用力點頭,原來有人懂喻岚!
“你媽媽呢?”希毅問。
“我很小的時候她就去世了。”喻知予說,正因為年紀太小,她沒什麼印象。哪怕是帶她來到這個世界的人,也會被悠長歲月抹平了記憶。
同樣失去母親,希毅能理解喻知予。說白了,希毅自認為是個沒父母緣的人。以至于那場意外之後的很多年,他都反複陷入一個無限循環的夢。
“那你爸爸呢?”
“他活着死了都跟我沒有關系。”希毅目光筆直投向前方,語氣就像在說今天天氣不好雲雲。
喻知予自覺抿唇,意識到是希毅不願意談的私事,本來這段對話就超出了兩人的對話提綱。
她快跑兩步,倐地轉身,面向希毅後退着走。希毅停,她也停步。他轉,她跟着轉。兩人原地轉360度,回到原點。
希毅:???你幹嘛?
喻知予摸摸鼻尖:“确認你是不是在生氣?”
“我為什麼要生氣?”
“因為......”喻知予也說不出來,感覺你今天經常生氣。
“你不氣我就行。”希毅屈指彈一下她腦門兒,“導遊,解釋一下什麼是抱石攀岩啊?”
嘿嘿!喻知予雙眼一亮,這可是她的看家本領了。
*** ***
簡單來說,目前攀岩競技項目主要分為:速度攀登、難度攀登和抱石三種。
抱石,顧名思義,攀登者在無繩索的狀态下,通常在不超過6米高的岩壁攀爬,靠自身力量完成攀登。
“速度和難度攀,都有攀岩繩和保護點來保證安全,并不是傳聞裡玩命的危險運動。”
山風館内一層大廳,左手邊一整面巨大的攀岩牆,右邊是攀岩用具的展示區。希毅擡頭看,岩壁模拟出細膩崎岖的紋路,就像真的被歲月風化而成。數條攀岩繩穿過天花闆,運用了撞色元素,連在牆上很顯眼。
喻知予抓了把鎂粉,縱身一躍。遇到難度高的岩點,她也沒盲目沖刺,判斷了下距離,左腳像鐘表擺蕩幾下,給身體儲備上升的力量。雙手同時配合發力起跳,做了個精彩的跳躍抓握動作。
毫無疑問,她是頂尖的攀岩高手,選了個大仰角的難度路線。
成功登頂,她揚了揚下巴,笑得很開心,也很純粹,問希毅:“看到了嗎?”
岩頂安裝了感應燈帶,像是天空從山頂投下的陽光,光與影和登頂者構成一副美妙的畫。設計靈感來自瑞士因特拉肯德艾格峰(*Eiger),艾格峰北側異常陡峭,刀削般的絕壁連白雪也推積不住。喻岚在20歲時成功挑戰了這座“歐洲第一險峰”。
從她半空中飛起再重新附在岩壁上,希毅的一顆心便懸在嗓子眼,視線全程追随她移動,直到她腳踏實地,他的心才同步歸位。
馬尾松了,有幾绺落在肩頭。一滴晶瑩的汗珠挂在少女紅撲撲的臉頰,她展顔一笑,珍珠倐地滑落,隐入界限分明的鎖骨裡。
“美嗎?”喻知予問,抱石運動擁有誇張的力度美感,被稱為“峭壁上的芭蕾”。
希毅咽了咽口水,沒否認這種騰騰活力的魅力。但他還有種說不出來的久違的感覺——害怕,驚得心髒亂跳,甚至在這胸腔裡産生了砰、砰、砰的回音。攀岩是一項不斷失敗的運動,無數次失敗都隻為了登頂完攀。
回過味來又一頭霧水的不知道自己在害怕什麼……為什麼害怕呢?與心理承受能力沒有關系,許是已經很久沒有過這種活生生的感覺了。
“不帶保護,我的意思是徒手的話,會更危險嗎?”
喻知予搖搖頭,其實這涉及到一個常識誤區。事實上,隻要掌握了正确方法和做好保護,攀岩是一項安全又有趣的運動。她在國外見過不少花甲老人享受攀岩樂趣的。
有保護攀岩是攀岩的主流形式,隻有少數人會嘗試Free Solo無保護徒手攀岩,“比如我。”喻知予大咧咧指了指自己,“專業人士并經過日以繼日大量訓練,請勿随意模仿。”
攀岩并不是玩命,越是熱愛攀岩的人,越愛惜自己的身體,絕對不會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平時訓練她都老老實實戴好保護裝備才上牆。萬一不小心受傷了可是很長一段時間沒法攀岩,可難熬了。
喻知予似是想起什麼,頓了幾秒才繼續說, “攀岩很辛苦,但我樂在其中。 ”
羨慕——希毅腦海裡又一次蹦出這個詞,他羨慕這種樂在其中。
*** ***
喻知予當他被“峭壁上的芭蕾”的魅力折服,像分享玩具的小孩,更迫不及待地展示她的寶貝。轉身帶他去了隔壁另一個攀岩空間,滿牆LED燈很是奪人眼目。
“攀岩者在岩館習慣看顔色爬線,他們很少有人去自己琢磨路書,所以帶LED系統的訓練牆能改進他們的訓練。”
“這面牆叫Moon Board,嘗試不同線路,豐富自己的攀岩動作庫,非常适合硬核攀岩人群。”
岩闆角度越小,難度也相應減小,角度越大,難度也相應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