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伊始,網絡上的岩友群就分外活躍。幾乎整個攀岩圈都知道海城即将有一場王不見王的野攀紅點賽、一場柔韌與力量兼備的終極視覺盛宴——頂級攀岩高手将一起組團磕線。
比賽當日,熱鬧程度更進了一步。海邊附近停車場全部爆滿,不少來此周末度假的本地市民懵了:啊?!到底發生了什麼?!
熱心的岩友指向遠處海面那座高聳的海蝕崖,仿佛指着偉大的宇宙星辰:我們要去那兒!!!
除了陽光、海水和沙灘,海城周邊還有數十座小島,其中隐藏了一處絕無僅有的海崖攀岩地——能否在這裡攀岩,取決于當日潮汐的狀态。
潮汐,其實是月球引力吸引海水周期性的漲落現象,白天稱為“潮”,夜間的稱“汐”。受天氣影響,一年當中實際可攀爬的時間有限。巨大的石灰岩壁在海水退潮後,攀岩的線路才能顯露出來。
海邊風很大,浪花翻湧,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響,把鼎沸人聲也隔絕在外。一座險峻的海蝕崖面向汪洋,巍峨屹立在湍急的海水中。衆人紛紛感慨海蝕崖野攀機會難得,看一次少一次,因海浪常年沖刷與侵蝕,誰也說不定哪天于狂風驟浪中消失在海水裡。
在巨浪長年沖刷、侵蝕下,外側的岩體被海浪切斷,崖壁陡立,岩石懸空,充滿了毀滅的氣息,令人望而生畏。這片海域并不友善,不斷掀起巨大的海浪,來提醒試圖挑戰它的攀岩者們。
斷層、絕壁、岬角、岩石的構造裂隙,卻無疑是攀岩者們眼裡的樂園。
與大自然相比,喻知予顯得過于渺小。希毅站在觀賽人群裡,甚至無法看清十幾米海岸對面的她,隻能從無人機回傳的實時屏幕裡捕捉到她的身影。桑尼問他要不要用望遠鏡,看得更清楚,他卻搖搖頭。
喻知予戴着耳機,偶爾晃晃腦袋。賽場上甜美可掬的笑容令人印象深刻,讓人很快就記住了她。她是天生的選手,心理強大,潛力更大。
等做完熱身運動,才收起耳機。閉上眼睛,摘掉手套,掌心貼着岩壁,像在與它溝通什麼。兩分鐘後,喻知予睜眼,先前那個表情輕松的少女,宛然變個了人,眸底有光。
希毅指尖微麻,是心髒将興奮的腎上腺素源源不斷泵傳了過來。他隻有站在舞台上準備開唱的瞬間,才會出現這種感覺。就算看過喻知予徒手野攀火火,就算今天有保護措施,對希毅來說,心情都還是像初次一樣,并無區别。
年輕靓麗的少女,是曾經職業競技場上的黑馬,現在專注于野外的攀爬。與她同台競技的,有國内外簽約運動員、有完攀超百條5.13級别線路的大神、國際認證的高山向導、還有戶外奧斯卡金犀牛獎的獲獎者......
許是長期的高質量系統訓練和賽事比拼,她錘煉出了很強的綜合能力。那股拔地而起的生命力,讓她在人群裡格外引人注目,再磅礴的高山都拘不住喻知予的靈魂。看她騰挪、跳躍,縱身入山海,自由地在岩壁上馳騁。這條線是典型的力量耐力型線路,一個抱石難點接着一個抱石難點,期間幾乎沒有機會休息調整。
相比希毅的沉默,頭一回親臨現場感受攀岩震撼力,桑尼眼珠子瞪得溜圓,顫聲道:“天哪!這些人怎麼一會兒豎着爬?一會兒橫着爬?怎麼能保證每一步都有合适的落腳點呢?這姿勢也太逆天了!風稍微大一點就大事不妙啊。釘子穩不穩啊?他們的手套有吸力嗎?怎麼能緊緊貼在岩壁上不掉......唔......”
希毅直接拿水壺堵住了經紀人的嘴。
*** ***
早幾年希毅自己也玩不少極限運動,桑尼很快從“害怕”轉變為“好奇”,但喻知予還是太令他刮目相看:“頭頭太帥了!”
身旁立刻有觀衆應援:“頭頭10歲時就拿到了野外岩壁紅點,那是她第一條5.13a。無論是攀石還是難度,沒有線路能難住她!别人很費力的動作,頭頭全都Flash(*一次成功)。”
比起“喻知予”這個名字,“頭頭”在岩友圈裡相當于希毅級别的存在。衆人開啟話題,滔滔不絕,講述天才少女年少成名,如何成為攀岩界的大魔王。
“頭頭第一次參加全國青少年攀岩競标賽就拿下女子難度和速度雙料冠軍,之後蟬聯四年,創最小全國冠軍記錄。”
“頭頭攀爬的風格特别鮮明:非常動态,非常會跳。遇到需要幾步合并的動态動作時,從來沒有任何猶豫。相比其他選手會想很久或選擇靜态動作來完成這個難點。”
“動态意識強,耐力、指力和靈活性也非常好,”一位墨鏡叔立刻接着說,“頭頭這孩子體型小,卻是非常有力量的風格,随時給你降維打擊。”
“開場前還是甜甜的萌妹子,一上岩壁就變成硬核少女壯士,西高地變戰狼,勁兒很大很飒。”
“今天這場是頭頭傷後第一次攀海蝕崖吧?”有人舉着望遠鏡看,“20歲是攀岩選手的一道分水嶺,以前看她背部控制力極強,大幅擺動也能控制住,可是......”
“可是什麼啊!”墨鏡叔聽不太下去了,嚴肅打斷:“現在也能控制住,頭頭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就她那練習強度不會控制不好。”
對呀,你們到底是不是頭頭的真愛粉啊?能盼着她好不?桑尼插嘴,反問望遠鏡:“剛剛不是你說她又是天才又是大魔王的嘛? ”
“頭頭确實是啊,”望遠鏡理直氣壯地,“有天賦又努力。頭頭這些年的成長有目共睹,技術、心理和經驗都有了極大提高,是少見的野攀高手和頂尖競技玩家。”
其餘人面面相觑了一番:好像什麼都沒說,又好像說了個寂寞。
大夥兒轉而認真看比賽。去年世界杯抱石項目的七站比賽裡,喻知予六度挺進決賽,并且在梅林根站預賽結束時就提前鎖定了積分第一奪冠。如果了解她的攀爬實力,今天這座海蝕崖頂多5.13水平,對喻知予來說根本不難。她是個純粹主義者,完成過很多更有份量的完攀。
“5.13到底是什麼呀?”桑尼問。
“簡單來說,攀岩難度等級,數字+字母的方式區分。比如5.10是業餘愛好者,5.13接近于普通愛好者與高手之間。5.14就屬于高手與頂尖高手的分界線,目前極限難度是5.15D。”
桑尼颔首,與有榮焉,“哇!這麼說,10歲的頭頭已經是高手了呢!”
熱心觀衆見安利成功,繼續推薦,“她還在海城開了間專業攀岩館,叫山風,一定要去打卡。”
桑尼心道:嘿嘿嘿,我們正主就住在山風,說出來羨慕死你。
一番自來熟的對話來往,桑尼已經被拉入岩友群,裡面很多人都是頭頭的粉絲。
希毅完全沒心思聽旁人說話,他悚然,又出現了持續的耳鳴,什麼都聽不見,甚至聽不到自己的呼吸。感覺自己被一種懸空感浸透,同時視野正在變狹窄,蜂擁的人群漸漸散落在無垠天地裡,不見了蹤影。隻有遠方瑟縮成一個小點的喻知予。
他不敢眨眼,生怕錯過了什麼細節。萬人演唱會從未怯場過的他,作為場外觀衆,他反而有種熱血被什麼抽走了的感覺,冷得想發抖,急需什麼來填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