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泱對這胡狼部的小世子全然不知,倒是都珩在晉陽關數年,對其倒是有所耳聞。
确如李潤兮所言,那小世子還真是十三部的不敗神話。
都珩仍記得前年除夕夜在日貢雪山下幽雲騎和胡狼部那一戰。
前年氣候極差,先是大旱再是秋日大雪,晉陽關一帶顆粒未收,更别提逐水草而居的漠北了,就在除夕這家家團聚的日子裡,胡狼部對晉陽關發動了奇襲。
領兵的正是那位剛滿十六的胡狼部小世子。
都珩披着狐裘立在城牆上,眼裡隻看得清那身披着雪的銀色铠甲,卻看不清金制面具下那小世子的臉。
隻記得即使胡狼部那隻先鋒隊頂着大雪被幽雲騎團團圍住,那身銀铠仍憑着一己之力領着那支先鋒隊隊帶着糧食活生生的撕出了包圍圈,無一人傷亡。
“洵亦,在想什麼呢?”納蘭泱見都珩發愣,用手肘輕輕碰了下他,“怎的突然不說話了?”
都珩這才回過神來,他搖頭道:“無事,方才想起了一樁舊事。”
納蘭泱給都珩夾了塊肉,然後放下筷子細問道:“何事讓你想的如此入神?再不吃一會兒涼了。”
都珩平淡開口回道:“聽旭川提到這胡狼部小世子,我便想起了前年除夕,他帶人突襲晉陽關幽雲騎糧倉一事,這人實力真是恐怖如斯,倒是不負戰神這一名頭,他此次作為漠北使團正使,還真是唯恐天下不亂啊。”
聽到都珩說的話,納蘭毓又倒吸了一口冷氣,心裡多少有點六神無主,實在不知為何自己剛接觸朝事,就惹上了這麼個大麻煩。
若是自己此次做得不好,那是否自己在元正帝心裡的地位又會下跌呢?
納蘭毓正想着,李伯匆忙走來向納蘭泱拱手順道:“小王爺,府外禮部官員求見李公子,說是有要事要禀報。”
納蘭泱睹了一眼李潤兮,“傳吧。”
不一會兒,那禮部官員在李伯的帶領下來到了後院。
那官員瞧着年齡不大,他原以為隻有洵王和李潤兮在,卻未想到這麼多有權勢的人都在洵王府,一時失了神,竟連禮數都給忘了。
李潤兮見狀咳嗽了兩聲,一臉嚴肅道:“怎麼?見着諸位大人還不行禮?越發沒規矩了。”
那小官員被李潤兮這一聲喊回了神,立馬顫顫巍巍跪下身,擡手依次行禮道:“下官見過洵王殿下,碩王殿下,太尉大人,諸位萬安。”
納蘭泱漫不經心的擺手道:“免禮,起身吧。”
見小官員起身,李潤兮皺眉問道:“何事如此着急?不能待我回禮部再說?都尋我尋到洵王府來了。”
小官員雖是埋着頭,但是餘光瞅了一遍在座的衆人,面露難色,臉憋的通紅,遲遲未開口。
李潤兮見狀有些不耐煩了,“洵王殿下他們又不是外人,你如此遮遮掩掩的做甚?”
納蘭泱倒是出聲調笑道:“旭川這是為何?别吓着小孩兒。”
說罷納蘭泱又轉頭對着那小官員道:“你莫怕,本王又不吃人,有何事放心大膽說便是。”
見納蘭泱打了圓場,那小官員這才松了口氣緩緩道來:“尚書大人托我告訴您,南洋同漠北使團已經提前進都城了,别國使者團估摸着今日便會全抵達左祁,如今禮部早已忙成一鍋粥了,尚書大人讓您盡早回禮部做好今夜朝貢晚宴一事的安排。”
李潤兮眼裡閃過一絲驚詫,很快又恢複平靜道:“提前了這麼久?他們腳程這麼快?四方館現下修繕的如何了?”
小官員忙回道:“四方館今晨已修繕完畢,我們已将南洋使者團帶去四方館歇下了,尚書大人已遣人去城門候着使臣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