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祯想起床沿上的那四條刻痕,從一開始的落水事件就昭示着這并非完全按照原文劇情路線走,那些刻痕是原主用來提醒自己的。
這已經是……原主第四次重生了。
第一次,也即遊祯做的第一個夢。
原主在夢裡說過的話,每一句都意有所指。他一次又一次地強調要盛淩雲記得他的好,是因為他知道若繼續這樣下去,盛淩雲要對他不利。
所以才防微杜漸地要和盛淩雲搞好關系,那絡繹不絕的寶物就是他的投名狀,原主妄圖讓盛淩雲原諒他,從而撿回一條命。
但從最後的場景看,他失敗了。
“我明明……”
原主瀕死之際的話語,那樣語氣下的未竟之意大概是“我明明對你足夠好了。”
又或者是“我明明已經很努力在讨好你了。”
他不理解為什麼盛淩雲還要殺他。
他這十年間費盡心思要讨盛淩雲的歡心,單方面地與盛淩雲和解,自以為成功化解了這場死亡危機。
可他沒想到的是,盛淩雲根本沒有原諒過他。
雖然遊祯不曾看到過原主視角之外的劇情,但也能猜到,原主送的那些禮物,大約盛淩雲轉手就扔了,或是丢在角落裡吃灰。
他一開始就冷眼看着原主一個人演獨角戲,任由對方稱兄道弟,單方面地和解,他從未應和過。
原主覺得自己已經足夠低聲下氣了,但在遊祯這個旁觀者的角度看來,這根本就是富人對乞丐毫無尊重可言的“嗟,來食”。
第二次的重生,也即第二個夢。
原主之所以在夢中這樣笃定,堅持要殺盛淩雲,是因為他不動手的話,盛淩雲遲早會殺了他。
他先前确實這麼做了,然而沒能得到一個好的結局。盛淩雲并不接受他的好,也不願意輕易原諒他。
于是原主想一不做二不休,防患于未然,在這一次的開端中就将源頭扼殺。
那一刀明明是朝着心髒的位置去的,但原主不知道為什麼居然踉跄了一下,這才刺偏的。
比起這是原主個人的原因,遊祯更願意相信,這是因為男主不能死的原則在作祟。
在原則限定内進行傷害盛淩雲的行為是被允許的,但一旦要對他實施緻命的攻擊,一定會出意外,那是這個世界對盛淩雲的保護。
第一次是刺偏了,第二次就來人阻止了他。在遊祯看不見的劇情裡,原主一定還下過不止一次手。
世界要确保盛淩雲不能死,所以他有驚無險地活到了最後。
所以他再一次錯了,盛淩雲是這本書的唯一主角,受到劇情的保護,他無論如何也沒有辦法做到。
不僅如此,他這一次的下場還更為慘烈。
這兩次的重生他甚至沒有重新悔改過,他自始至終都是那麼自我,書裡的也是,夢裡的也是。
他把一切過錯都推脫到别人身上,自己則摘得幹幹淨淨,好似自己什麼過錯都沒有。
第三次,原主好像是吸取了教訓,也大約是被上一世的結局弄怕了,醒來之後就再不和盛淩雲碰面。
他找了借口,稱病閉門不出,後面甚至搬離了遊府,獨自生活。
但那一世他也并沒有活下來,盛淩雲陰魂不散一般,就算原主躲到天涯海角也能殺了他。
遊祯并沒有再夢到時間線更往前一點的事件,無論是盛淩雲被買入遊府,還是原主剛剛開始欺淩的場景都沒有出現過。
三次開頭,夢中人都和他現在的身軀一般大小,夢中的對話也能大緻推斷,原主差不多就是在這個時間段重生的。
真是造化弄人,無論他之後的選擇是什麼,該做過的惡早已犯下了。原主既沒辦法逆轉時光讓過去的事消失,也沒有辦法讓盛淩雲忘卻。
原主已經重生過了三次,示好過、先下手為強過,也逃避過,可他沒有一次能扭轉被盛淩雲殺死的結局。
上天給他重活的機會,他曾滿心歡喜地以為這是恩賜,想要好好活下去。但一次次地重複下來,無論他做出何種努力,都躲不開這命定的劫數。
就像是劇情設定好了一樣。
比起是機會,倒不如說是……
懲罰。
讓他重生,卻定在一個尴尬的時間點,木已成舟,覆水難收……劇情的關鍵在于不是他之後如何彌補挽救,而是要從未發生過。
可那個時候的原主怎麼做得到呢……
原主隻會一次比一次更加崩潰,最後一點點陷入絕望的漩渦。
重來三回,兜兜轉轉,終究還是逃不脫一個死字。
遊祯來的這一世,就是第四次了。
他終于知道自己看見盛淩雲為何顫抖,心跳為何快得太過不正常,身體更是在盛淩雲看過來時瞬間僵硬,而後四肢百骸都在催促他快點離開。
遊祯那時太過慌亂,沒有來得及好好思考盛淩雲未成大器,如今還隻是個可以随意拿捏的下人,原主要動他比捏死一隻螞蟻還簡單,為什麼被發現的第一反應是逃走,他甚至沒想明白心裡那股奇異的情緒究竟是什麼。
不是尴尬,不是羞惱。
是這幅身體在恐懼。
那些夢與不屬于他自己的感受,都是這副身體殘留下的,屬于另一個人的記憶。
到這一世的原主,還沒有放棄,轉而是尋找了更為陰損的辦法。
他要找人替他去死。
“施主曾來找過貧道看相,說命裡有一劫,卻又不直言為何,隻問要如何逆天改命,躲避災殃。”
為什麼不直說,是因為口吐真言會被當做胡言亂語。原主說過,卻沒有人肯相信,還會當他是瘋子,把他關起來。
“世間災難萬千,多行善事,破财消災即可化解。”
原主也曾試着去亡羊補牢,但隻可惜為時已晚,做再多也無法修補。
“施主問可否找他人擋劫,例如生辰八字相同者。實則不然,身體與命魂相連,同為一體。難以分割。”
尋常之法躲不了災,就隻能寄希望于鬼神之說,不管是什麼樣的方法,原主都要去嘗試。
就算是再道聽途說也好,再虛無缥缈也罷,對于他來說,也許沒有比現在更糟糕的境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