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林予安陪同顧凜參與了新加坡項目的會議。
會議室内,空氣凝重得幾乎能擰出水來。
投影幕布上,“天穹”項目的LOGO,冷冷地俯視着下方圍坐的衆人。
顧凜坐在主位,背脊挺得如同标槍。
他指尖敲擊着桌面,他的聲音透過麥克風傳出,低沉穩定。
“現在,我們開始Plan B的研讨。首先,量産良品率,必須在本季度突破設計阈值。
供應鍊冗餘預案,明早九點前,我要看到最終版。”
他的目光掃過“星輝精密”研發總監陳工那張,因焦慮而繃緊的臉。
“材料部,解釋一下光電轉化膜批次波動的根本原因。别告訴我還是環境濕度。”
陳工額角的汗珠在明亮的燈光下格外顯眼,他喉結滾動了一下。
聲音有些發幹:“顧總,我們…我們反複驗證了工藝參數,但分子層面的堆疊穩定性在量産環境下,确實難以精确複現實驗室條件,尤其是…”
“尤其是?”顧凜的尾音微微上揚,像冰冷的鈎子。
陳工的聲音更低了:“尤其是核心電解質材料的純度,目前供應商的極限批次純度是99.92%,距離我們99.97%的良品率臨界點,還有微小的差距。
這0.05%,在量産放大效應下,被指數級放大了…”
會議室裡的空氣瞬間又沉了幾分。
所有目光都聚焦在顧凜身上,等待着他雷霆萬鈞的反應。
沒有人注意到,主位上那個掌控一切的男人,
臉色在刺眼的光線下,透出一種不正常的蒼白。
他下颚的線條繃得死緊。
搭在桌沿的左手,指關節因為過度用力而泛白,幾乎要嵌進昂貴的實木桌面裡。
除了林予安。
他安靜地坐在顧凜側後方,專屬于首席秘書的位置。
在顧凜敲擊桌面,向陳工發問的間隙。
林予安的手指已悄然在平闆電腦上滑過。
材料部的負責人緊接着陳工發言,語氣急切地辯解,試圖将責任推給設備精度;
采購部立刻跳出來反駁,強調供應商已經是全球頂尖水準;
生産部的代表則憂心忡忡地表示,現有波動已經讓自動化産線頻頻報警,良品率慘不忍睹。
顧凜沉默地聽着,下颌的線條繃得更緊了。
他端起桌上的水晶杯,杯中是純淨水。
他抿了一口,喉結艱難地滾動了一下,眉頭幾不可察地蹙起。
就在新一輪争執即将爆發的臨界點,一道身影無聲地靠近了主位。
林予安将一杯溫水輕輕放在顧凜手邊,杯壁溫熱,恰到好處。
同時,一份打開的平闆電腦屏幕,穩穩地推到了顧凜面前。
屏幕上是一份簡潔到極緻的數據報告,核心圖表用醒目的綠色,标注着關鍵結果。
“顧總,”林予安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切入嘈雜的背景音。
帶着一種奇異的安撫力量,“電解質材料的純度問題,技術組淩晨三點提交了最終驗證報告。
我們通過調整結晶工藝中的溫度和梯度參數,配合新型表面活性劑的定向引導,成功将量産批次的核心電解質純度穩定在99.98%,達到了良品率阈值要求。
相關驗證數據和工藝包,已同步發送給材料部和生産部負責人。”
他的指尖在屏幕上輕輕一點,一個綠色的對鈎标記在關鍵數據旁亮起。
如同按下了靜音鍵。
剛才還吵得面紅耳赤的幾位負責人瞬間啞火。
目光齊刷刷地投向那份屏幕報告,臉上混雜着驚愕和難以置信。
陳工猛地吸了一口氣,身體前傾。
眼睛死死盯着那行決定性的數字——99.98%。
顧凜的目光落在屏幕上,那簡潔有力的數據,瞬間驅散了他眉宇間籠罩的陰霾。
他放下手中那杯寡淡無味的清水,端起了林予安剛放下的溫水。
溫熱的水流滑過幹澀灼痛的喉嚨,帶來一種久旱逢甘霖般的舒緩。
他擡眸,目光掠過林予安平靜而專注的側臉,那雙總是帶着陽光般暖意的眼睛裡,此刻隻有純粹的專業和全然的笃定。
“很好。”
顧凜的聲音恢複了慣有的力度,甚至比會議開始時更加沉穩清晰。
“陳工,材料部依據新工藝參數,重新評估轉化膜量産穩定性模型,明天中午前我要結果。生産部,配合工藝調整,重新跑通A3、A7産線,我要看到良品率實時曲線。
采購部,鎖定新型表面活性劑的供應渠道,确保優先級。散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