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聊齋]我當狐仙斬姻緣 > 第17章 舊俗

第17章 舊俗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狐不認識貞潔,狐隻認識貞子”——郝璃《狐言狐語》

引路的道士發現郝璃止了步子,以為她被泥鬼吓到了,便解釋道:“公子不要怕,這原是本縣的一樁舊俗。”

郝璃露出感興趣的神色,向其請教。

道士很願意向香客講述這些事,因為可以為道觀增添神異的色彩,讓香客們更以為靈驗。

本縣舊俗,有德而枉死者不能直接入土為安,需先為其塑一座泥像,在道觀裡供過享過香火再與其屍身一并下葬。人們相信這樣做可以為死者祈福,洗去枉死者的怨氣,下一世能投個好胎。

枉死,即為非壽終正寝的死亡。像因災害、戰亂、意外、被殺害、自殺等都屬于枉死。

普通的枉死者沒有這種待遇,隻有公認的有德行的人才能得到香火供奉。

如此一來人數就不多了,并且大多數泥像被供過七七四十九天之後都由家人将其領回安葬了,隻剩下這四座一直無人認領。百十年過去,倒成了門神一般的存在。

郝璃好奇地問:“門神……難道真的生出了靈性嗎?”

道士笑眯眯道:“衆生香火自有非凡,伯爺或感念衆生之願封其仙職猶未可知。”

此伯爺亦指代城隍神,前朝封天下城隍神,都城隍封正一品明靈王,府城隍為正二品威靈公,州城隍為正三品威靈侯,縣城隍為正四品顯佑伯,到本朝時大體沿襲舊制。

不過新朝立新權,小皇帝他爹一口氣加封了四位都城隍,前些年小皇帝覺得威靈公威靈侯叫起來重複了,改威靈侯為綏靖侯。

明明是超脫于物外的神明,看似淩駕于衆生之上,卻要受凡間冊封裁止,其中的門道細究起來也是有趣。

郝璃再問可有顯靈之處,道士卻笑而不答了。

有些神像特意雕刻得很可怕,目如閃電,神情猙獰,加上廟觀裡莊嚴肅穆的氣氛,令人見之生畏,不敢有絲毫造次。

顯然這廟鬼也如此般風格,雷目血口,不論你從什麼方位看都好像被其盯着,心中有虛的人怕是不敢看的。

“道長,這四座泥神都是男子麼?”

“公子何出此問?”

郝璃略作羞赧之色:“隻是覺得有座泥像比其他更秀氣些。”

“哈哈哈,公子說的是最右側的泥像吧,那确實是位女子。”

“竟然真的如此,女子有什麼德行可值得塑像呢?”

道士撫着長須說:“公子此言差矣。夫男者,天之精神也,夫女者,地之精神也。乾坤各安天命,陰陽平衡為理,不可隻評前者德行而忽略後者,否則将失衡也。”

郝璃拱手行禮:“多謝道長教誨,是小生心生狹隘了。”

道士安然受禮,能使如此豐神俊朗的公子為之信服,令他頗感受用。

郝璃又問:“煩請道長告知其事迹,我當記住用以誡勉。”

“公子言重了。”

道士的語氣透着幾分随意:“女子之德唯在貞順,公子能有所感已是難得,不必過多在意。”

道士沒注意到郝璃的表情僵硬了一瞬,繼續帶她逛城隍廟。

進到正殿,入目即為城隍神像。

城隍神是一位身穿官服,手持笏闆,頭戴烏紗的中年男子形象。其左右各一側身副神,神像比城隍像小幾圈,左白面右黑面,當為正統的文武判官了。

今非昔比,郝璃再也不是當日戰戰兢兢躲裙底的小狐妖了。

不僅大搖大擺地進城隍廟,還光明正大地打量人家的神像,可謂嚣張至極。

她可是有編制的狐仙!

咳咳……其實是正法化形沒那麼容易被看穿真身,單道士屬于意外。

而且城隍在神仙中其實屬于最弱的那一批,真正品級高的要不就在天上,要不就在地下,不會留在陽間幹活,還得受凡人皇帝冊封。

郝璃覺得縣城隍估計隻有六品,其手下的判官遊神跟土地公土地婆類似,雖然有着神職但本身修為達不到中品。

城隍廟與青帝廟不同,其神像上萦繞的神明氣息很濃郁,當是神明常在的緣故。

也沒辦法不常在,城隍廟就是城隍神的正式辦公場所,擅自離開算曠工的。

不過上有廟,下有宅,城隍未必住在廟裡,多半在陰間有宅院,甚至還可能有家眷。

郝璃這會兒就沒感覺到神像中有神明寄身。

道士看郝璃沒有拜神的意思,便拿來一個簽筒:“公子可要蔔吉?”

郝璃隻在電視劇中看過求簽,倒真想試試。

求簽方式有晃動簽筒取最先掉出的一支,有直接從簽筒中抽取一支,選用哪種方式都可。

郝璃圖省事直接抽了一支。

簽文曰:柳絮舞春風,乾坤瑞氣融,眼前生意滿,雷震鳴百蟲。

便是不懂解簽的人也能看出這是一支好簽。

道士連聲道喜:“此乃上簽,且正逢本月為吉,公子定會心想事成的!”

郝璃:“可是我剛才什麼都沒想。”

道士:“……”

郝璃向道士拱手表示歉意,言說:“或簽言所證之事不在眼前而在以後,我不懂解簽,還望道長解惑了。”

待人如此有禮的謙謙公子怎麼會怼人呢,道士覺得剛才是自己聽錯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