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近一個月的長途跋涉後,馮、李兩家順利抵達京城,在與戶部的禮官進行核對後,李綿思和馮如就由戶部統一安排,住進了秀女在宮外臨時的集合地—儲秀園。馮奕和李賢思就回了兩家在京的宅子,一邊等候消息,一邊結交權貴。
這儲秀園是皇家在京城修的一座小園林,平常作為皇上拜天谒祖和外出行獵的時候休息的地方,在選秀期到就作為秀女臨時住所,院落一應都是按照皇家标準,堂皇素雅,别具一番風味。秀女的選拔首先由戶部和内務府進行初步的篩選,自然是把那些家世顯赫和面容姣好的留下了。經過初選後,有三十名秀女可以進宮進行殿選,例來是由太後、皇上和皇後主持。這批秀女中,惹人矚目的有内閣大學士朱敏泰的孫女朱婉玲,她家世顯赫,飽讀詩書,雖不十分美豔,但氣質出衆。再就是左參政孫琦的女兒孫文菲,樣貌光彩奪目不說,為人更是潑辣爽朗,在尚文成風的大周朝,竟将騎射等本領學的不輸男兒。李綿思和馮如因着是地方官的女兒,遵循着家中教誨,在儲秀園并不張揚,免不了上下一番打點後,隻按照規矩行事。她們兩人本身出落的亭亭玉立,一個娴靜如畫,一個乖巧可人,倒也吸引了不少的目光。眼下,這三十名秀女就在儲秀園裡跟着教習嬷嬷學規矩。
“這規矩也太多了,吃也有,坐也有,站也有,這生生的都把人捆死了。”馮如托着腮幫子說道。
“你小聲些說,大家雖都是這麼覺得,可都攢着勁兒呢,你可好,這麼不遮不掩的。”李綿思一邊給她披上衣服說道。
“這是晚上,咱們悄悄說話,我自然不怕。”馮如笑嘻嘻的說道。
李綿思說,“你想說什麼,我聽着就是了。”
馮如說,“今天教習嬷嬷教了好多的規矩,我都怕我記不住。綿思姐姐,你說這宮裡的規矩怎麼這麼大?”
李綿思說,“宮裡自然是比不得家裡了,當今太後一向是重規矩的人,對禮節就看得重些。”
馮如說,“是了,宮裡還有太後呢,除了太後還有皇後、靜妃、恭妃,這我們要是選上了,皇上的後宮可不是要更熱鬧了。”
李綿思聽她說的單純,不禁笑道,“好個不害臊的丫頭,就想着入宮熱鬧去了。”
馮如被她一說,面上绯紅一片,“姐姐好沒正經,我跟你說貼心話,你倒來笑我”
李綿思也微微正色說道,“好了,算我的不是。你說的也在理,當今聖上登基不過三年,後宮隻有皇後娘娘、靜妃、恭妃三人,因為沒有子嗣才選的秀女。這深宮裡的事,咱們不得知,隻怕是進去了就是身不由己了。”
馮如聽她說的鄭重,有些傷感的說,“要是我們其中一個進宮,今後怕也是見不得面了。要是一同都進宮了,姐姐,如兒一輩子都是你的妹妹。”
李綿思用力握住了馮如的手,“好妹妹,我的心思與你是一樣的,我倒是想,咱們都不必去那地方才好。”
轉眼就到了殿試的日子,天氣晴空萬裡。皇宮裡的莊嚴把所有秀女的不安都掩蓋了下去,她們邁着整齊的步子,不發出一點兒聲音的穿過一道道宮門,最終到了太和殿。太後、皇上和皇後在宮女的簇擁下一一坐定,按着五人一排,分六次的順序進殿。馮如是第一排,李綿思在第四排。
李綿思在進宮前心裡是有點緊張的,她想到了父親,想到了去世的母親,想到了馮奕......她一時也鬧不明白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麼,是一世安穩還是榮華一生。直到站在太和殿前,她才安定了下來,因為她發現,在威嚴的皇權面前,她根本就不可能有任何想法,她隻能等待。
太監有些尖銳的聲音穿過她的耳朵,是馮如妹妹進殿了。殿裡的聲音有些模糊,聽不真切。教習嬷嬷說了,留在宮中的便從右邊出,被撂牌子的就從左邊出。不一會兒,便看到馮如拿着玉如意從右邊緩緩走出,能看到她正在搜尋的目光,兩人短暫的目光相接,她看到了馮如眼底的那淺淺淚光,不知是喜是憂。
“左參政孫琦之女孫文非、大學士宋志成之女宋婉如、詹事王恭千之女王平意、涼州知府李松之女李綿思、平章政事張廣梁之女張儀雯進殿!”
一排秀女按着規矩行禮,“臣女參見吾皇萬歲、太後萬安、皇後萬安。”
隻聽太後有些懶洋洋的聲音,“皇上看看吧”
李綿思很想擡頭看看皇上,這個站在帝國最高峰的男子、這個年紀輕輕就掌握一國命脈的男子,這個可能成為她夫君的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