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的戲園,安排的熱鬧鋪張,果然一派皇家氣派。文妃和皇後坐首,其餘妃嫔按位依次坐定。
“今天的戲,是宮裡新排的,那天看到覺得新鮮,就想着給宮裡的姐妹們一同看看,皇後娘娘看看可還入得眼?”
“文妃安排的,自然是好的。”皇後輕聲說道。
一曲《昭君出塞》拉開序幕,大家看的認真,倒也沒什麼心思聊天,隻是皇後頻頻的咳嗽和身邊宮人不斷的湯藥給大家留了極深的印象,皇後的病已經這麼重了麼。
“看到這昭君,不由的想起在漢朝與匈奴的對戰,堂堂大漢國,竟然要以明妃出嫁求和。”隻聽文妃大聲的說道,“現在的我大周朝,兵強将勇,哪裡需要後宮出力呢?”說罷用帕子捂住嘴,吃吃地笑起來。
大家一時不知她是什麼意思,隻覺得聽着心下别扭。
“說起來,大漢朝的将士也是有勇猛的,上次我聽皇上說,有衛青、霍去病,隻一個李廣雖是打了勝仗,卻始終不得封侯呢,又聽皇上說什麼,‘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我不通什麼文墨,這兩位可是李昭儀和馮婕妤的本家呢?”說罷便朝李綿思和馮如看過來。
好一個“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後宮中她們隻她們兩個姓李、馮,女人最忌諱的就是老和不得晉升的位分。
“馮唐和李廣雖不是我和馮如妹妹的本家,但是自小聽父親說,馮唐是漢文帝時的一位大臣,他以孝悌而聞名,為人正直無私,敢于進谏,不徇私情,是個一個剛正不阿的好官。而李廣參軍抗擊匈奴,善于騎射,戰功赫赫,被世人成為‘飛将軍’。這兩位文武大臣,是我們大周子弟要學習的典範,能與他們同姓,實乃有幸。”李綿思不疾不徐的答道。
“李昭儀好學識,難怪皇上喜歡跟你說話。”文妃似笑非笑的說道。
話音剛落,皇上竟然來了。
“看你們好熱鬧,朕也來看看,文妃今天好雅興。”
“皇上怎麼不提前說一聲,臣妾好做準備。”
“已經很好了,不用再準備什麼,你注意身子才是。”
“是,謝皇上關心”文妃已是一副嬌羞神态,早不見剛才的張揚。
皇上自然坐在文妃和皇後的中央,李綿思好像感覺到皇上有意無意的目光。皇上陪着大家看完了戲,對皇後說道,
“你身子不好,以後如果不想參加這樣的聚會,大可不必強撐着,宮人們要上心伺候,以後給中宮的藥方,我都要過目,朕一直想着能與皇後有個嫡子。”
這一番話,給了皇後最大的支持。文妃協理六宮之後,宮人們對皇後就有些怠慢,更有傳言說,等文妃生了皇子,皇上就要廢後立文妃。皇後感念皇上的恩情,一向持重的她,也濕了眼眶。到底是少年夫妻,情分還是在的。
“臣妾謝皇上關愛。”
“吳敬福,去李昭儀宮裡。”
皇上先是擡了皇後,又歇在了李綿思宮裡,雖說是去了她主持的戲園看戲,但心下總是不舒服。回到宮中,自然忿忿不平。
“好個李綿思,趁着本宮有孕在身,就變着法的勾引皇上。”說罷重重的拍在了梳妝台上。
“娘娘仔細手疼。”
“哼,皇後也是不省油的燈,眼看着她人老珠黃,沒成想皇上還念着她。明天,帶上那支人參,去太後宮裡請安。”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