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後,皇上終于回到了京城,滿城的百姓都在沿街慶祝着天子的勝利,為他帶來的太平而三呼萬歲。
皇上的銮駕已經進了宮門,妃嫔們依着規矩在太後的宮裡等候,李綿思因為還在月子裡,便在内殿休息,等皇上來了後宮再起身接駕。
在經過了文武百官的祝賀和太廟的祭祀後,皇上終于來到了後宮。在進殿的瞬間,李綿思明顯的感受到身邊所有女人的那份抑制住的激動,可大家都還是得按着規矩,給皇上請安。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祝賀皇上平定北疆,平安凱旋。”
皇上一如出發的時候那般平穩,對着滿屋的妃嫔說道,“都起來吧。”
李綿思這才擡起頭來,好好的看皇上。他黑了,也更挺拔了,眉眼帶着風霜,眼神更加的建堅毅。
看着他上前給太後請安,“母後萬安,兒子回來了,讓母後擔心了。”
太後高興的扶起了皇上,“回來就好,北疆艱苦,皇上功勳卓著,母後很欣慰。你這一去就是半年時間,後宮的妃嫔們也跟着盼了半年。這善公主已經差不多會走路了,心妃也給添了個皇子,快去瞧瞧吧。”
文妃聽聞太後如此說,便把善長公主抱在懷裡,殷切的看着皇上。
皇上在一衆妃嫔前先是對皇後說,“皇後還好麼,朕在北疆時常擔心你的身體,看着似乎又輕減了不少。”
皇後聽言眼眶一熱,“勞皇上惦記,臣妾一切都好。”
之後便看着并排而立的文妃、靜妃和李綿思,文妃抱着善長公主走前一步,甜甜對皇上說,“皇上,玉珠很是想父皇呢。玉珠,快叫父皇。”
皇上看着還是半大小人兒的善長公主,一時間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便用手拍了拍公主的頭,想是公主對皇上生的很,見皇上拍自己的頭,吓的直往文妃的懷裡躲,也不肯看皇上。皇上見狀便順勢對李綿思身邊的乳母說,“是朕的小皇子麼,抱過來給朕瞧瞧。”
乳母也是乖覺的人,立刻把小皇子交由到李綿思的手裡。李綿思抱着小皇子慢慢的向他走去,她此刻才理解了,什麼是近鄉情更怯。
小皇子出生不過幾天時間,卻在襁褓裡咿咿呀呀的,一雙眼睛滴溜溜的看着皇上,一副好奇的神情。
皇上看着李綿思,眼裡的有疼惜,有思念,甚至讓李綿思讀出了一份霸道。他伸手接過了皇子,抱在懷裡,“讓朕瞧瞧兒子,心妃辛苦了。”
李綿思連忙福了身子,“皇上一路風塵,為萬民江山,才是辛苦。”
之後,便在太後的宮裡一同用了午膳。
在午膳上,太後問出了妃嫔們都關心的問題。
“那個什麼雅古公主,皇上打算什麼處理?”
“自然是要看母後的意思。”皇上恭敬的說道。
“既然人已經帶回來了,肯定是要給個名分的,至于給什麼名分,皇帝自己看着辦就是。”
衆妃嫔聽了這話,心裡個中滋味。好不容易盼回了皇上,竟然往後宮裡添了個新人兒,而且是來自蠻荒之地的人。隻聽得太後繼續說道,
“皇上方才也說了,這個雅古公主是從北疆來的,咱們宮裡的規矩她定是不知道的。以後要在後宮裡生活,規矩也總是要學會的,就麻煩皇後費心了。”
“這是兒臣本份,定會安排妥帖。”
午膳過後,皇上回到前朝處理事物,積攢了半年的事情,皇上都要一一過目。李綿思因為還在月子裡的緣故,便早早的回到了宮中。衆妃嫔雖然說對這個雅古公主好奇不已,但也不想顯露出過于在乎的樣子,就都聚在皇後的宮中,想從皇後的口中得到這個公主的消息。
靜妃平常跟着皇後打理事物,與皇後本來就親近些,此時她便出口詢問,“皇後娘娘見過雅古公主了麼?”
“在進宮後,來請安了。”
“長得什麼模樣?聽說北疆之人都是吃生肉、喝羊奶?毛發都比我們多,像個野人。”靜妃說完自己也覺得有些不信,便格格的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