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臣妾好怕。”文妃倚在皇上身邊說道。
“太醫不是看過了說沒事麼?你不用過于擔心。”
“臣妾是生養過的,之前懷玉珠的時候,并不像這次,經常的腹痛,要不是實在是擔心,也不敢去請皇上來。”
“經常腹痛?可是吃壞了什麼東西?宮人們是怎麼伺候的?”皇上微怒的問一旁的宮人。
宮人聞言,立刻跪着說道:“皇上恕罪,娘娘的飲食都是奴婢等萬分小心的,不敢有一絲的懈怠,隻是…隻是聽太醫說,娘娘此次孕兆不同,是因為可能懷的是個皇子。”
皇上聞言轉頭看着文妃,眼裡有些許的期待。
文妃似不好意思的低頭說道:“太醫是這麼說過,臣妾也覺得有些不同,但也不敢肯定。”
“既然不舒服那就好好休息,宮人們要盡心的伺候,要是有不得力的,給你再添幾個。”
“謝皇上。可臣妾還是擔心,這腹痛頻繁了些,搞的臣妾心神不甯的。”
“明天朕再請太醫來看看,你也不必過于緊張。”
第二天,皇上便叫了齊太醫來給文妃瞧瞧,齊太醫是資曆深厚的老太醫,一般都是給皇上看病。齊太醫來的時候帶來了劉太醫,文妃看見之後,知道他是李綿思的人,便心中不快,說道:“怎麼你們太醫院就這般無人了嗎?什麼郎中術士都往本宮的宮裡帶。”
劉太醫知道文妃是在說他,也并不争辯,隻是在給齊太醫打打下手。
齊太醫說道:“老臣多是給皇上看病,在千金科上劉太醫比老臣更為拿手,所以老臣将他帶來協助一二。”
“本宮信得過齊太醫,齊太醫瞧了便是。”
“是。”說罷便撚須把脈,一邊低語叫劉太醫記錄脈象。
把完脈後,齊太醫說道:“娘娘,老臣看脈象正常有力,無礙無礙,好生休息便可。”
文妃聽了也放心許多,便差宮人好生的将齊太醫送了出去。
事情傳出去後,大家不免又要議論一番。李綿思現在身為貴妃,文妃仗着自己有孕,竟把皇上從她宮裡請了去,皇上讓還自己的禦醫給文妃她看病。宮人們說文妃現在就不把李綿思放在眼裡,一旦要是誕下皇子,隻怕還要踩在李綿思的頭上去。隻不過文妃宮裡人一向眼高于頂,态度傲慢,大多數宮人們倒希望她再生一個公主。
宮人們議論一陣後便不再提起,因為新的旨意已經下來,新進宮的小主們在入秋時節便要進宮了。
中書省左丞王科海之女王蝶戀賜字“雯”,封雯昭儀;内閣大學士朱敏泰的孫女朱婉萍,封朱才人;吏部尚書段光方之女段娴靜,封段選侍;左宗人李高斯之女李芳,封李選侍;司馬将軍韓回光之女韓怡善,封韓選侍。除皇後的表侄女外封了正五品的昭儀,還特意賜字外,其餘的小主都是封正六品的才人或選侍,定在九月初九進宮。雯昭儀安排在靜妃宮中,朱才人在恭妃宮中,段選侍在文妃宮中,李選侍在如嫔宮中,韓選侍在玲嫔宮中。
一切安排好後,内務府便在各種掃灑,因一早就知會了各宮,也沒有那個主子娘娘明面上的阻擾。
新人們要進宮,李綿思這邊也忙着安排寶枝出嫁的事。舒蘭雖還沒有完全熟悉宮裡的大小事物,但也能應付得當,再加上還有宮裡的掌事太監,一切都還尚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