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了四個人一個小組之後,陳渡給俞行舟打了個電話,迫不及待想跟他分享拉到了林居安當隊友這個好消息。
“好事啊。”手機那端的俞行舟聽起來心情不錯,“林學神都能被你拉過來,想必你也是花了很大力氣才去說服他。”
“林學神?”陳渡輕聲問,“你們這樣叫他的嗎?”
“何止這樣叫啊?”俞行舟啞然輕笑,“到了期末大家還得拜拜學神呢,保佑不挂科。”
陳渡也覺得好笑,想象着一整個寝室的男生對着林居安那張不苟言笑的臉,滿屋子煙霧缭繞虔誠求保佑的場景,忍不住笑出了聲。
手機那端頓時沉默了片刻。
捕捉到氣氛不尋常的陳渡立馬警覺了起來,立馬收起笑容,輕聲問道:“怎麼了嗎?”
“唉。”俞行舟似乎是輕歎了一口氣,“沒什麼,隻是從來沒聽過你笑得那麼開心自然,覺得難得。”
陳渡默不作聲,被俞行舟這麼一說,他發現自己的确是很久沒發自内心地輕松笑過了。
俞行舟鼓勵他:“好好幹,加油。”
挂了電話後的陳渡長舒一口氣,似乎也受到了俞行舟的力量鼓舞一樣,瞬間充滿了鬥志。
林學神說,沒必要每次都集體行動,前期強行紮堆太影響效率,可以分開各自去幹該幹的事,劉向澤可以帶着張駿去搜集文獻資料,做問卷調查用來做數據支撐。
陳渡心裡明白,林居安肯定是看出來了張駿幫不上什麼忙的,順勢利用下他的社交關系去跑跑腿,也算是發揮了他的長處。
很會用人,陳渡對林居安又多了一個評價。
他們兵分兩路,緊鑼密鼓地為新星杯比賽準備着,大家都忙碌得不行,累的同時,倒也覺得十分充實。
周末,他和林居安約在學校附近的一個咖啡廳見面,陳渡進門就是一陣嘈雜聲,周圍都是本校的學生,約會的學習的玩桌遊的,一到周末基本都滿座。
陳渡一眼就看到了角落裡的林居安,穿着一件灰色格子襯衫,袖口卷至手肘,正專心緻志地敲打着鍵盤。
陳渡一坐下就注意到了他手邊正放着一本《時間簡史》,他們今天來是讨論推廣方案的,他們搜集了一大堆項目案例書,這本《時間簡史》放在中間,顯得有點偏離了主題。
“這是我整理出來的,今年上市的一些科技産品項目介紹。”陳渡從書包了掏出一份文件,“我覺得這個案例有參考意義,他們針對的用戶群體和我們基本一緻,主打産品理念也很相似。”
林居安皺了皺眉,接過陳渡的文件,一頁一頁地看得很認真,目光始終停留在文件上幾乎不曾轉移,十分專注,令人有一種世界在他身上安靜了的錯覺。
“大體上的确是很相似。”林居安放下手中文件,指着文件中的一行字淡淡道,“但是他們的核心理念和我們天差地别。”
陳渡順着他的視線看過去,并不覺得有什麼不一樣,擡眸看他,眼神裡盡是疑惑,“哪裡不同?”
“他們的核心是主打科技,我們的核心是以人為本,所以不一樣。”
陳渡頓時語噎,他居然這都分辨不出來?
林居安注意着他的反應,語氣依然是淡淡的沒有波瀾起伏,不溫和但也不嚴厲,“不怪你,第一次總有不足,隻要不是工作以後的問題,都不算是大問題。”
陳渡虛心接受指教,“謝謝林學...長。”
差點脫口而出林學神。
“其實你已經比大多數人聰明了,并沒有太差。”林居安從文件中擡頭看他,思索了幾秒又繼續說道,“你完全可以自信一點,可你大多數時候,都在謙虛。”
比大多人聰明一點,比大多人好看一點,比大多數人有才幹一點......陳渡最害怕聽到别人對他這樣評價。
那就說明他不是最聰明最優秀的,這個世界上,天資不凡的,或者接受自己平庸普通的,都能過得比大多數人好,因為他們要麼出類拔萃力壓衆人,要麼自知平庸甘于平凡。
唯有那些“有些小姿色”、“有些小才”的,在高不成低不就中掙紮,出衆卻不至于出色,但又偏偏是因為這點出衆有了不甘心,不願意屈就。
陳渡低聲道:“其實我更願意接受自己是一個普通人,這樣會活得輕松一些。”
“可是你這種人往往活起來最累。”林居安毫不留情地直接戳穿他。
陳渡坐得有點不自然,這人非要把話說得那麼直接嗎......
林居安看他一臉無所适從的茫然表情,不免覺得好笑,拿起桌上的中性筆,低頭對着文件開始圈圈畫畫,“我們還是先來标注剖析一下吧。”
陳渡立馬坐直了身子,安安靜靜聽着,眼神也随着林居安骨節分明的手移動,無比認真。
不知道為什麼,陳渡總覺得林居安跟其他人不一樣,林居安好像能懂他,他也能在林居安身上找到一些自己的影子。
今年的冬天仿佛來得比往年還要早一些,外面的天色變得灰蒙蒙,天氣預報說今天會迎來這個冬天的第一波冷空氣,從暖烘烘的卡座裡望出玻璃窗外,北風卷着落葉在地上打了幾個轉,落葉始終找不到落地歸根的方向。
不知不覺間,外面已經入了夜,兩人出了咖啡廳,冷空氣如期而至,陳渡覺得冷意侵骨,但穿着單薄襯衣的林居安卻面不改色,仿佛始終感受不到氣溫變化一樣,陳渡也下意識學着他,在寒風中挺直了腰闆。
兩人同行了一段路,到了校道分岔口,林居安說還要去圖書館一趟,他還要找些資料,跟陳渡說了再見之後,便徑直往圖書館方向走去。
陳渡站在原地,目送着林居安清瘦的背影離開,心想着如果林居安是現在的他,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
書包裡的手機鈴聲打斷了陳渡的思緒,是劉詠芳打給他的。
如果不是要緊的事,劉詠芳很少主動打電話給他,一來她對電子産品不太熟悉,二來更怕影響兒子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