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錦葵雖然嘴上說着"心理作用",但作為"過來人",她心裡門兒清的知道,汪卓陽肩膀上的暗傷是早早落下的舊疾。
當初蘇錦葵大四實習的時候,她就曾經聽他提起過,說他很久以前就曾經和教練提到過自己遊泳"劃水"時肩膀的不适。但由于當時他發作的是腳傷。再加上當時他的肩膀确實沒有檢查出什麼問題。
教練和醫護團隊就沒有對這件事上心,并将其歸結成了汪卓陽壓力過大的心理作用。
誰料後來就是這麼一個未被确診的"肩傷",讓汪卓陽在2016年也就是他最巅峰的年紀,錯過了奧運會大名單的選拔。
不過當時的醫護人員并沒有将他那一次的傷病,與曾經的舊疾聯系在一起。
畢竟在正常人眼裡,若是當初就留下了病根,醫護人員不可能檢查了這麼多次都未曾察覺。
醫生的診斷結果是将其認定為近期過度訓練導緻的肌肉損傷。
就連當時蘇錦葵也認為這一切隻不過是一個心理作用上的巧合。
運動員知道哪裡容易受傷,所以才會在某些位置格外注意。
當初的汪卓陽也是認可了這一說法。他也覺得那兩年的自己,确實是因為奧運前受傷的事落下了心魔。
但誰料後來等到2020年,蘇錦葵帶着汪卓陽去蘇爺爺那裡求醫的時候。
并不知曉汪卓□□體病情的蘇爺爺,隻是簡單的診查就斷定了頑疾的出處。
蘇錦葵到現在都記得當初蘇爺爺報出那個時間時,汪卓陽那仿佛世界觀崩塌的神情。
當時蘇爺爺初步預判的病源時間,是2014年,也就是汪卓陽正式開始用魔鬼訓練沖擊奧運金牌的時候。
14年的他為了彌補自己12年時的遺憾,直接早早地給自己定下了奪冠,而且是破紀錄奪冠的目标。
這便是他當時積勞成疾的源點。但此時才2013年,從汪卓陽奧運奪冠到現在還不到一年。
按照正常邏輯他在奧運會後應該會有一段時間的休假(保養期)。
若非意外他的身體狀态絕不應該,在這個最安逸的時間點出現問題。
難不成是因為他奪冠影響了後續的時間線?
就比如他因為冠軍的身份,而産生了過多的責任和心理負擔?
抵達接機口的蘇錦葵正不停地在腦海裡盤算着各種可能性。
……
"您好……我是蘇教練的女兒蘇錦葵,我父親他讓我來着接你一起去長白山。"
接機大屏上的标語随着飛機落地而改變,蘇錦葵僅僅隻是一眼便從人群中找到了汪卓陽的身影。
東北人的平均身高偏高不假,但少年那190以上的身高依舊是人群中無比顯眼的存在。
"您好,我是汪卓陽,今天的事麻煩了。"
少年推了推臉上的裝飾類鏡框。
12年奧運的一戰成名為他吸引了不少粉絲。
挺拔的身姿,分明的腹肌,再加上笑起來時與體型充滿反差的"陽光奶狗感"。
18歲時年少成名的汪卓陽,無疑戳中了無數少女心泛濫的開關。
然後也是從哪一天起,他開始漸漸習慣這種需要"僞裝出門"的生活。
鴨舌帽,黑款眼鏡,以及冬天各種各樣的圍巾。
雖然這些僞裝在他的身高下很難發揮多少作用,但至少能夠讓他與國家隊同事一起,起到一個混淆視聽的效果。
蘇錦葵:"聽我爸說,你這次來找我爺爺問診,是懷疑自己肩膀上可能存在尚未确診的"暗傷"?"
"是的,我不久前也跑過了好幾家醫院,從我老家的三甲醫院,到首都與國家隊合作的知名專家。得到的結論都是一樣的。"
汪卓陽:"他們都說我是心理問題,但确實感覺到了自己遊泳時右肩,與過去截然不同的體感。"
"了解,你也不用太過擔心,就像機器用久了哪怕沒壞也會出現老化問題一樣,人的身體也會出現相應的疲勞性。"
"我個人覺得你這種情況,可能是因為運動員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比較敏感,所以在保養方式出現沒能完全匹配時,出現了一些異樣的敏感。"
蘇錦葵說着擡眼看了看汪卓陽身上穿着的無袖T桖。
偏向籃球服樣式的無袖運動裝,使其肩膀還有手臂上緊實的肌肉得到了完美的展現。
"你稍微側過來一點兒,我先幫你簡單看一下。"
"嗯。"汪卓陽點了點頭,然後一邊微微屈膝,一邊扭轉身體将自己右肩朝向了蘇錦葵的方向。
蘇錦葵:"大概什麼時候開始察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