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還是同屆奧運冠軍中流量最高的那一個。
于是乎在日常訓練,以及各種商務,粉絲蜂擁而至的情況下,他根本沒有辦法找出一個合理的理由,去去到一個與自己并沒有什麼關聯的城市。
再加上當時的蘇錦葵,并沒有在得知他拿下12年奧運金牌的情況下,主動聯絡他。
這就不禁讓他開始腦補,說是不是因為他這隻蝴蝶的出現,才讓他們的人生軌迹出現了在"未來"不應該存在的變化。
他甚至開始思考,說自己到底應不應該再去影響對方的人生。
但就在不久前肩膀上的熟悉傷痛,讓他再次意識到了一件事。
他的命運并沒有徹底改變,雖然還很微弱但他知道那就是曾經讓他不得不錯過16年奧運會選拔的肩傷。
他開始不停地尋醫問藥,但也不知是不是因為此時此刻的傷病尚未形成"規模"的原因。
無論他找了多少人,都沒有辦法将其扼殺在搖籃中。
這樣的一切讓他不得不把希望放在曾經幫助他"康複"的蘇爺爺和蘇錦葵身上。
他開始試探性地在和教練談話的過程中,提到類似"西醫不行就找中醫"的話題,這才得以名正言順地拿到牽連長白山的資格。
但誰料就在他已經做好心理準備保持距離,不再過多打擾對方的時候。
面前的一切又讓他不得不懷疑起那個已經被自己放棄的"可能性"。
從療養中心到生态農場,再到完全契合運動員需求的住宿空間。這些都是曾經他和蘇錦葵一起"重頭來過"時所遇到的問題。
當時的他是一個大病初愈的運動員,國家隊和省隊雖然給他提供了治療的保障,卻不可能再給"高齡傷愈"的他提供足以沖擊國家隊甚至奧運代表的訓練資源。
他們兩個幾乎就是從零開始打拼。
她曾氣餒過,說如果她當時早點兒把中醫學好,一切會不會有所不同。
同時也在這個過程中,了解到了一些更适合運動員的"細節"。
雖然這些都隻是一些用心思考過,就能夠得到的答案,但當這一切的機緣巧合全部彙聚在一起時,他真的沒有辦法不去思考那個被放棄的"可能性"。
"沒事兒,想吃的話,我回去給你做。"
這是當初奧運會賽後采訪結束時,蘇錦葵和他說的一句話。
當時的國内媒體,因為得知比賽當天是他的生日,就給他準備一個用于慶祝的生日蛋糕。
但運動員的飲食限制,讓他不可能在任何時候進食任何不清楚食材來源和制作過程的食物。
為此他隻能在鏡頭前象征性地吹蠟燭,許願,并将蛋糕原原本本的留在當場。
作為一個三十歲的成年人,他以為自己已經控制好了自己的情緒。但當時的蘇錦葵還是第一時間察覺到了他的失落。
在自己的生日,對給自己準備生日蛋糕的"同伴"告白,這絕對是一個非常無恥的選擇。
他也曾想過在得勝的奧運賽場上告白,但他不想給對方任何"道德綁架"的壓力。
以至于後來等到他穿越回10歲的那個夏天時,他的腦海中始終回蕩着女孩兒的那一句話,以及自己未曾開口的遺憾。
而那個"藍莓乳酪蛋糕",正是當年奧運會後媒體送上的款式。
這所有的一切,都讓他不得不去腦補那樣一個可能,但現實是如果對方真的是一年前就已經"回來",她又為何沒在意識到自己人生的不同後找到自己?
他唯一能夠想到的可能性,就是對方可能并不想和自己相認。
他們雖然是一起奮鬥的夥伴,但他扪心自問,自己确實影響了她原本的人生。
她是一個很好的醫生沒錯,但打從她成為他專屬隊醫的那一刻,她的成果就全部都會被他得勝的光芒所掩蓋。
更何況此時此刻的他,還沒有了曾經"傷病複出"的輿論Buff。
就比如眼下這個并未在"未來"經曆升級的"雪域療養院",如果她已經走上了一條更優越的人生大道,那麼他……是不是也應該禮貌地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