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江濤:【你這一周就是給汪卓陽調整狀态的?】
【不,這一周的他還處在康複階段,所以我給他安排的訓練都是以配合康複為主。】
【我目前還沒開始對他進行動作的進一步糾正。】
【我隻是觀察到他遊泳時,會在一個幾乎固定的位置因為體能和肌肉狀态的變化而出現動作變形。
所以我就在想若是解決了這個問題,是不是就可以讓他遊得更快,不過這隻是我的猜想,具體是否要實施還是要看他身體狀态調整好後的個人意願。】
【行了爸,我這邊還有工作,一會兒你們到火車站,那邊會有早就安排好的旅遊大巴接站。】
蘇錦葵發完這句便結束了父女倆的打字聊天。
……
動車正在運行,一路上蘇江濤的腦海中總是不自覺地回想起先前線上聊天時,蘇錦葵所提到的事。
遊泳動作的進一步矯正。
作為教練蘇江濤當然明白隻有最标準的遊泳動作,才能最省時省力地争取最快速度。
但人畢竟不是機器。
在賽場上當運動員面對那種體能以及心态的雙重壓力時,正常人都會有一定幅度的動作變形。
在那種身體肌肉短時間内高強度爆發的空檔,光是肌肉脹痛,就幾乎注定會影響到動作的延續。
尤其是到了最後的沖刺階段,若是有人真的實現了全程标準化的最優動作,那麼他就大概率尚未實現對自身體能最大限度的壓榨。
也因此當蘇錦葵提到這一想法時,蘇江濤的第一反應是女兒作為外行人的天真。
但蘇錦葵發來的分析報告,卻又實實在在的向他講述着,蘇錦葵是真的有對這件事認真分析,并試圖嘗試将那份"理想化"轉為現實。
在全力沖刺的高頻率階段,本能地維持住動作的标準。
若是換了平時一個外行人和他說這些,蘇江濤隻會評價對方是在異想天開。
但蘇錦葵這邊似乎真的有在借由中醫嘗試讓運動員通過訓練,來減緩肌肉酸脹影響的可能。
這可不是什麼小事情,雖然眼下蘇錦葵在檔案裡所描述的,僅僅隻是平日裡用"針灸"調理肌肉狀态的嘗試。
但他是真的害怕,說若是蘇錦葵在這方面走偏了,以後會不會出現什麼類似使用"禁藥"一類打破下限的可能。
永遠不要懷疑東煌國家隊教練在這方面的敏感性。
針灸什麼的沒問題,但他是真的害怕女兒在這件事情上鑽什麼牛角尖。
他承認中醫的很多手法的确是對運動員狀态的恢複,有着不可忽視的作用。她也能理解自家女兒在開始研究中醫療法與體育競技聯系後,會迫切地想要盡快拿出成果的壓力。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蘇錦葵之所以敢在這個時候給他發這些,從來就不是因為她想要在這個領域有所成就。
而是因為早在她穿越回這個時間點前,她就已經在2024年那年的奧運會實現了這一猜想。
當時的她正和汪卓陽一起,為重返賽場做努力。
作為隊醫她非常相信汪卓陽的天賦和訓練态度。但現實就是現實,随着年齡的增長,常年訓練的運動員到了他這個年紀,都多多少少會在身體素質下降的前提下,出現各種各樣的職業病和衍生反應。
其中最明顯的一點便是運動員可能會遇到的抽筋問題。
雖然所有專業運動員都會在正式開賽前充分的熱身。
但所謂的熱身運動不過是為了盡可能避免意外情況的出現。
避免又不是絕對,尤其是對于汪卓陽這樣一個在那一屆明顯被歸類進大齡,甚至高齡選手的狀态下。
汪卓陽在賽場上受到影響的可能性,必然要遠遠高于其他年輕運動員。然後就更不用說決賽前的預賽消耗,以及一些運動員可能要兼任多項比賽所造成的消耗了。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那段時間的蘇錦葵,幾乎一直都在進行這方面的研究。
但就像蘇江濤所擔心的那樣,在不使用藥物的情況下,單靠中醫理療類的手法,真的很難達到她所想象的那種理想狀态。
就比如她的針灸,用得好了是放松,但若是過猶不及,就也極有可能會出現運動員,因為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内爆發力量,而導緻成績下降的情況。
于是乎為了避免這種意外的可能性,願時間線未來的她,可以說是把蘇家祖傳的針灸和理療技術,研究了個兒底透兒。
雖然她最後因為時間并沒有來得及将這些研究成果付諸于實踐,但她也确實在這個過程中研究出了很多非常受運動員歡迎的"小技巧"。
就比如"遊泳運動員脫發",以及有關"女性生理期穩定化"的調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