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未曾想雪域訓練中心還針對不同運動員設置了不同的勝率要求。
而他作為二号位,自然成了其中的重點關注對象。
他本就是男雙出身的選手,打男單算是他在國家隊成長過程中的意外之喜。
他也沒有想到一直以男雙金牌為目标的自己,竟然會在奧運周期後仿佛開了竅一樣的,在個人戰中沖到前列。
對此他雖然高興,但他也沒有真的因為男單路線的無心插柳而自傲。
他對國家隊男單的印象,一向都是一個絕對的主力,再帶一個潛力新人。
也因此在他眼中哪怕他是二把手,下一屆的奧運會也應該是正值巅峰狀态的12年奧運冠軍王峰,再帶上他們家剛剛起勢的大胖小子孔皓冬。
于是當梁景程突然官宣複出,并展現出有望争取男單大名單的實力後。
國乒隊裡的話題,除了康複的梁景程和王峰誰強以外,讨論得最多的就是他大概率會從男單名單上掉馬的事。
王峰尚且隻是多了一個競争者,而他則大概率是被擠出名單。
為了這件事隊裡甚至其他項目的不少運動員,私下裡都在讓他放寬心。
甚至還把他時常跑來看梁景程練習的事,想象成了他被擠出名單後的不甘。
然而現實是徐鑫真的從未有過這方面的想法。
他跑來看梁景程訓練,除了是對偶像的好奇以外,最重要的就是擔心自家"冬冬",會不會直接被擠出名單的候選之列。
他甚至一度都已經做好了将注意力挪回到雙打上的準确。
然而誰料就是因為他這種求穩,且随意的中庸想法。
他的男單成績直接出現了極大的滑坡。
這可把身為教練的白齊飛給氣了個夠嗆。
對于徐鑫他是真的又愛又恨。
論天賦,他不亞于國乒的任何一個人。
這一點哪怕是算上那兩個手握奧運金牌的天才也不會發生任何的改變。
甚至白齊飛有的時候還會覺得徐鑫的天賦,要比很多乒乓球的奧運冠軍還要更勝一籌。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卻從來沒有想過要将自己的天賦開發到極緻。
他雖然會完成隊裡安排的訓練任務,但卻從不會因為任何理由給自己加練。
就算教練真的給他加訓,他也隻是會用那些計劃外的訓練時間,去練各種各樣的技術花活。
"輸赢隻是一時,帥不帥卻是一輩子的。"
這便是徐鑫喜歡打雙人組的原因。
因為隻有在雙人的對打中,他才有心力有機會展現他腦海中的那些看起來很帥的花樣。
這一點哪怕是去年他參加奧運會男雙比賽時,也從未改變。
雖然從某種角度上來說,這也算是一種狀态穩定的"大心髒"表現。
但如果他是選擇降低預期來達标,那一切就完全是另外一個概念。
留在國家隊,能進奧運會,然後再拿一塊金牌。
單看目前其實沒有任何問題。
但對于一個完全有望沖擊男單金牌的選手而言,以進奧運會和保住嘴邊那塊男雙金牌為目标,就還是會顯得有些過于保守的資源浪費。
白齊飛想過要扭轉他的這一想法,但徐鑫這個人卻直接佛到了一種境界。
相比于要死要活的争哪一個男單位置,他更喜歡自己可以快樂乒乓的男雙。
可在國家隊,或者說教練團眼裡,他這種情況就已經可以說是一種變相的自甘堕落。
因為在國乒的梯度建設裡,12年是梁景程和王峰的接棒,那麼16年徐鑫就應該接上這個位置,然後再等待類似孔皓冬這樣代表下一代的後輩冒頭。
這樣才能把國乒的陣容一代又一代地建設下去。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本被寄希望于考滿分的人,卻在85分的位置實現了自我滿足。
沒有人會說 85分不好,但無論是哪一個帶過他的教練,都認為他隻要把那些放在"整活"上的小心思放到提升實力上,就一定能夠創造一個屬于他的時代。
白齊飛如此,王峰如此,孔皓冬更是如此。
從教練到前輩再到後輩,整個國乒都期待着他支棱起來的那一天,但他就似乎真的對那大當家的位置毫無興趣。
甚至就連這一次梁景程複出對大名單造成的威脅,都沒能讓他感到緊迫感。
明明可能被擠下名單的是他這個二把手,但他卻在擔心自家天才的小老三還有沒有希望越過自己趕上。
明明國家隊運動員都是人均卷王,但他卻是硬生生在這樣的環境下,立住了自己的佛系人設。
這可怕"恨鐵不成鋼"的國乒氣得不輕。
也因此這一回當其他運動員因為積分充足,可以到食堂還有溫泉好好享受的時候。
白齊飛嘿嘿一笑:"你小子,就給我趕快去喂豬吧。"
“哦對了,蘇醫生安排的拌豬食太簡單了,你順帶一起掃個豬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