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泉配乒乓,為什麼會有一種在看動漫的既視感。
等等,話說今天不是隻有遊泳隊嗎?
遊泳隊打溫泉乒乓?竄台了吧。
回神過來的直播間觀衆下意識地吐槽着蘇錦葵話語中的槽點。
但直播間的鏡頭卻已經從剛剛的直播,切換成了事先錄制好的影片。
各種不同水溫的溫泉池,寬敞的桑拿房,以及汗蒸休息區的理療室和自助餐點。
雪域訓練中心,正用遠超大衆想象的方式,向所有人展示着他們的高規格。
【所以這是東北洗浴的常規操作?】
【是的,這位親,雖然飲食上可能做不到運動員專供那麼講究,但東北的洗浴尤其是溫泉洗浴,的确能夠豪華的超出你的想象。】
【對的,蘇醫生還真沒誇張,除了食材不可能像運動員這麼講究以外,訓練中心的這個洗浴配置,在東北大洗浴裡真的隻能算标配。】
【東北人加一,外地人可能不懂,但在東北洗澡也是一種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娛樂活動。你可以理解為是另外一種形式的唱K。】
……
直播間的熱度在讨論中高漲,很顯然至少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一個觀衆,會對運動員配套設施的專業化而感到反感。
蘇錦葵很好的拿捏住了網友的這一心理。但這些終究都隻是輿論形象上的題外話。
于她而言這些所謂的直播宣傳都隻是順帶的小事。要說她真正的難題,那還得是接下來一整個國泳隊的理療項目。
她先前直播裡的話或許是有些官方。但有一點她沒有說錯。那就是眼下的雪域訓練中心,的确還存在着很多人手上的不足。
食堂,保潔,安保這些職位倒還好說,但最重要的中醫師始終都存在着人手上的問題。
雖然她們早在雪域訓練中心籌建之初,就已經做好了針對性的招新計劃。
但中醫理療師的培養哪裡是那麼簡單。
而且她們訓練中心,在地裡位置上實在太過偏僻,很多技術過硬的年輕人根本就不用來到這邊就職。
這一點哪怕她們的單位再怎麼專業,也很難改變地處縣城郊區對大多數打工人吸引力的欠缺。
三、四線城市的郊區,在這個人口不斷朝大城市湧入的年代,這樣缺乏高端生活娛樂産業的區位真的很難吸引到年輕人的注意。
再加上這一回又是臨時開放到目前為止,訓練中心内的所有醫護人員,基本上都是從蘇錦葵爺爺的中醫院調配的人手。
蘇錦葵為什麼要這麼無所不用其極的在網絡上塑造形象?
為的就是希望能夠吸引到那些大學剛畢業,還對未來或者說是事業抱有憧憬的大學生。
最好是把她們訓練中心,塑造成類似"研究院"一樣的定位,這樣才能夠讓年輕人抱着"求學"的态度前來。
不然的話等到年底,中醫院随着東北入冬進入旺季,就很難再騰出這麼多的人手幫忙訓練中心的運營。
畢業季将至,她必須在這個夏天招募到足夠的人手。
不要覺得她危言聳聽。東北為什麼能在骨科外科領域傲視群雄,歸根結底就是源于東北冬季天寒地凍下,因為冰雪路面道路光滑而導緻的各種跌打損傷。
在這裡骨科還有外科的醫生每到冬天,都能夠用充足的學習素材。
久而久之就連蘇家的中醫傳承,都從原本的全面發展變成了骨科外科,甚至"跌打損傷"的專業戶。
蘇爺爺為什麼會選擇組建訓練中心。
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他自己,也早就意識到了蘇家這門手藝在發展方向上的過度偏科。
所以他才會在國内體育競技産業蓬勃發展的同時做出這樣的決定。
兒子走上體育道路讓他注意到了很多自己從前忽視的東西,而孫女在高考前突然的"決定",又剛好點燃了他的那根導火索。
讓蘇錦葵繼承家業隻是明面上的說辭。他很慶幸自己沒有因為自己多年累積的經驗而固步自封。
也很慶幸兒子與孫女在他人生不同階段的嘗試,讓他下定決心做出了那個轉型的決定。
辦公室内,正通過電腦屏幕收看直播的蘇正遠在看到網友們接二連三的好評後,本就慈祥和藹的面龐上又不自覺的浮上了一層笑意。
而與此同時另一邊,在結束線上直播後早早在汗蒸區理療室等待的蘇錦葵,也終于等來了她今天所負責的第一個運動員。
剛剛從溫泉區出來的汪卓陽渾身上下都散發着明顯的熱氣。
寬松柔軟的汗蒸服,與皮膚的接觸讓他整個人的肌肉都處于高度放松當中。
蘇錦葵:"感覺怎麼樣?"
汪卓陽:"挺好的,雖然以前在燕京的時候,也經常搓澡但我還是第一次感受到這種仿佛渾身上下所有毛孔,都暢通了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