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
細雨如松針,帶着絲絲縷縷的寒意,見縫插針。
機場,四處可見行色匆匆的旅人。
梅見雪下了飛機,此刻正站在門口。她的眉眼淩厲奪目,身姿挺拔端正,一身氣度凜然如霜雪。手上提着一個不大的箱子,此外沒什麼别的東西。
一個穿着制服的男性alpha站在她面前,“梅長官,您好,我是第三區審察院審察長謝行。”
他面容深邃,身材健碩,穿着審察院的制服,透出一種嚴肅剛正的軍人氣質。
梅見雪向他點了下頭。
她和謝行從前在軍隊見過幾次,還一起執行過許多次任務,對彼此的性情為人都有所了解。
後來她調任第一區審察院,謝行去了西南邊境。
聽說幾個月前,謝行從西南邊境調任第三區審察院。到任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大肆清剿審察院内作風不正之輩。凡是貪污腐敗,收受賄賂,加之碌碌無為之黨,都被一一清除。她在第一區的時候,收到過謝行在第三區的任務報告,對此也有所耳聞。
如果第三區配合調查的隊友是他,那梅見雪至少不用擔心隊伍裡有什麼潛伏的蠢貨。
謝行語氣中透出一點熟稔,“先去審察院?”
“出發吧。”
“好。”
二人坐進一輛黑色的武裝車。車身上印着審察院的徽章,銀白羽翼包裹着一坐天平。
車輛設定了自動駕駛,目的地是第三區審察院。
車内。
梅見雪和謝行同坐後排。
梅見雪看着他,目光好似一柄鋒銳的薄刃。她單刀直入,聲音冷淡,“案情調查地怎麼樣了?”
謝行目光一凜,如實告知。
在肅清審察院内勢力後,謝行悄然成立專案小組。組内成員大多是他從西南邊境帶過來的心腹,都是可以托付性命的戰友。
他們調查的,是政務大臣龐樂海的案。
聯邦在各區設立軍政大臣各一,負責統領政務和軍務。審察院獨立兩方之外,負責監督審查,糾察裁決。
第三區的政務大臣龐樂海,四十五歲坐上這個位置,今年剛到五十歲,任期恰好是五年。
幾個月前,第一區的審察院收到匿名舉報信,聲稱第三區審察院院長貪污腐敗。
經調查,情況屬實。
一經核實,審察院立即派出精銳部隊捉拿第三區審察院院長,羁押回第一區監獄。經過總院推選投票,選取西南邊境軍長謝行調任新的審察院院長。謝行收到調令,即日出發,并領命調查第三區審察院内其餘的嫌疑人員。
一場轟轟烈烈的核查席卷第三區審察院上上下下。幾個月之後,數名高官落馬,審察院内作風為之一改。
可惜事情到此還沒有結束。從連帶的一名罪犯嘴裡,審察院審出一點别的東西。
和政務大臣龐樂海有關。
此事關系重大,謝行剛到第三區,隻帶了自己的心腹,沒有掌握第三區軍政兩方的消息,隻能嚴格封鎖消息,悄悄将罪犯所述上呈第一區。
梅見雪看過消息,下了指令,“暗中調查。務必小心,不要走漏消息。”
謝行收到指令後,一直按兵不動,隻組建專案小組暗中調查龐樂海。
可惜龐樂海為人膽小謹慎,做事安全隐秘,他們的調查隊員很難找到突破口,發現什不麼尋常的地方。但他有個侄子,名叫龐勇,在九安街橫行霸道,縱容高利貸,做情色生意,隻是一直受到政務大臣的包庇,沒有人敢揭發。
龐勇的罪責,專案小組已經調查得七七八八。
隻不過,這些罪名都沒有觸及最核心的東西。頂天了夠判人無期徒刑,卻跟政務大臣扯不上關系,對于那樁“别的東西”來說,不夠。
正巧第二區的慣例視察結束,梅見雪就親自到第三區,調查此事。
審察院雖然負有監督審查之責,但院内難免有蠅營狗苟之輩。是以,審察院不僅設立了五年調任的制度,即除第一區審察院外各區審察院院長五年一調換,還設立了視察制度,即每隔一段時間對各區審察院進行一次例行檢查。
此次梅見雪來第三區,大張旗鼓,半點沒有遮掩,借口的原因,便是審察院這隔一段時間一次的慣例視察。
實際上,她是來調查政務大臣這一樁大案。
此事隻有少數幾個人知道,而在第三區,也唯有謝行一人先得知消息。
謝行口述了下目前專案小組的調查情況,他的語言精簡到位,概況大緻與梅見雪所想相差無幾。
她心裡有了幾分計較,道,“繼續暗中調查,不要打草驚蛇。”
謝行點頭,“是。”
特裝車輛停在審察院的大門外。
審察院的俯視圖是一個規整的正方形。四個角各建造了一座大樓,直插雲霄,其中兩座是監獄,一座用來辦公,一座是宿舍樓。中心建設廣場,供士兵訓練。
謝行領着人進門。
門口的衛兵雖然表情依舊鎮定,心裡卻暗暗吃驚。
早聽說第一區的總長官要來視察,聽說她年紀不大,沒想到居然這麼年輕!
電梯一路上行。
審察院一号樓二十八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