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後的第一個深秋,許星垂在藝術工作室的格子間裡反複修改方案。
電腦屏幕上,客戶要求的「糖紙主題商業廣告」充斥着廉價的閃光特效,與他心中的藝術構想相去甚遠。
抽屜深處壓着國際青年藝術大賽的邀請函——這場被譽為「藝術界奧斯卡」的賽事,成了他逃離商業桎梏的唯一出口。
“還在想比賽的事?”宋嶼川端着咖啡走進來,西裝袖口沾着糖紙碎屑。
作為藝術策展人,他剛為孤兒院策劃完糖紙公益展。
“小桃來信說,孩子們用糖紙拼了幅‘星川号’飛船,等你獲獎就挂在展廳。”
話音未落,總監突然敲響隔闆:“許星垂,客戶要把糖紙改成塑料亮片,今晚出修訂版。”
少年攥緊鼠标,指節發白。
宋嶼川默默将邀請函推到他面前,糖紙上畫着揚帆的飛船,船帆寫着:“你的藝術,不該被廉價定義”。
深夜的工作室,許星垂将商業方案揉成一團。
窗外的霓虹映在糖紙上,突然讓他想起大學畢業展——那時的糖紙是治愈的星光,如今卻成了妥協的枷鎖。
他抓起剪刀,将廢棄的糖紙剪成碎片,又用金箔勾勒出裂痕的紋路。
“需要幫手嗎?”宋嶼川帶着孤兒院的孩子們突然出現。
小桃舉着糖紙燈籠:“哥哥,我們帶來了星星糖紙!”孩子們七手八腳鋪開糖紙,有的畫上笑臉,有的寫下祝福。
當所有碎片拼貼成畫,糖紙上的裂痕在燈光下竟如銀河的星軌,每道傷疤都成了獨特的印記。
林小棠帶着專業攝影團隊趕來,架起全息投影設備:“讓糖紙飛起來!”
她将糖紙碎片懸浮在空中,配合動态光影,整個工作室化作流動的星河。
許星垂望着眼前的景象,眼眶發熱——原來突破困境的鑰匙,一直藏在初心與陪伴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