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歸正傳,埃文試探着把論壇地址發給了S·R先生,賬号是埃文重新申請的遊客賬号,可以浏覽部分帖子但是不能發言的那種。沒想到并沒有等多久,S·R先生就發過來回複了。
看着一連串的驚歎号以及“你是劍橋的學生?”這樣的問句,埃文連忙想要對S·R先生解釋一下,卻沒有想到緊接着S·R先生就連續發了兩條回複。
第一條回複是:遊客賬号已經解鎖了那個帖子的題目。
顯然S·R沒來得及看内容,因為S·R先生有另外的目的,而他的目的完全暴露第二條恢複中。
第二條回複是:你有劍橋網上電子圖書館閱覽權限嗎?
_(:з」∠)_
埃文心情複雜的回複了一個,“賬号非本人使用,不過他可以幫忙詢問一下是否可以借用。”
不說S·R先生是如何的歡天喜地的“入侵”了劍橋的學術寶庫,埃文已經心情很複雜的開始浏覽頁面的帖子了。原本還以為可以把S·R先生拐過來一起頭腦風暴呢,沒想到先生的真愛還是學術啊……不過埃文覺得他的努(guai)力(dai)還是很有成果的,上一次的郵件中S·R先生就有說過,他和他的同組研究員都去選修了犯罪心理學,而且他對這種以大量數據為依托,得出的關于行為分析心理的學科很感興趣。
但願國家不要因為我的拐帶,而失去一個諾貝爾獎金獲得者。
埃文心想,這個鍋他不想背。
打開了帖子之後,埃文就全身心的投入到對案情的推理之中。帖子對案件從事實中的描述十分客觀,從巡夜人老湯姆是什麼時候發現受害者,又是什麼時候報警求助,警察是什麼時候到的……這一系列的稱述非常簡潔幹練,就好像是直接從警察局裡的案情報告中拷貝過來的。尤其是埃文還在圖片資料裡看到了今天下午碰到的那個警員文件夾中的那張解剖照,果然帖子中的人看到圖片後紛紛适應不良,連留言探讨的人都變得一下子稀少起來。
沒有思考發帖人從哪裡來的信息,埃文也沒有去看那些不靠譜的猜測。
根據從帖子中整理的信息之後,埃文在筆記本上寫下了幾點疑惑:
第一,如果說巡夜人一個報警來回,受害者就不見了,那麼是不是可以假設兇手一直在一旁?那麼受害者求助巡夜人的時候,兇手為什麼不阻止;巡夜人報警的時候,兇手為什麼不阻止?
第二,巡夜人是在完成一次巡夜之後才發現異常和受害者的,為什麼之前沒有發現?兇手是怎麼将受害者藏起來的?
第三,為什麼要剝皮?
埃文看着自己寫下的問題陷入了沉思,靠在椅背上一邊無意識的轉着椅子,一邊哒哒哒的敲着椅子扶手,整理着自己的思緒,分析者案件中兇手的作案手法、犯罪動機以及犯罪心理。
就在埃文思考的時候,公寓的門鈴突然響了。還沉浸在思考之中的埃文,以為是帕哥回來了,沒有細想就打開了門,然而門口站着的人卻不是帕哥。
“你好,我是倫敦金屬的警員雷斯垂德,請問……呃?你是中午的那個小孩?”門一打開,雷斯垂德就習慣性的拿出警員證表明身份,然後想要進一步了解的時候,他突然發現門口站着的人不是他們要找的,開門的小孩他還認識,就是他中午碰到摔在一起的那個。
“你好,雷斯垂德警官。”埃文笑眯眯的揮着爪子問好。
“你好……诶,等等。”雷斯垂德下意識的回應了問候,但是突然又想起來一個問題:“中午的時候不是和你說了要注意安全嘛?怎麼這麼随便就給陌生人開門了?最近校園裡不太安定……”
“恕我直言,警官。”就在雷斯垂德警官叨叨的時候,另一個個子高高的、頭發卷卷的,穿着一件黑色大風衣的男士插嘴道:“現在不是您安全教育的時間。”
“哦哦,不好意思……”雷斯垂德撓了撓頭,輕咳了一聲換上一張嚴肅的表情,問道:“請問帕特裡克·萊因克爾在家嗎?我們有些事情需要他協助調查。”
“帕哥?”埃文歪着頭有些疑惑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