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還喧鬧的相府幾乎在一瞬間寂靜下來。
郭弘安坐在屋内,看着桌上的一方硯台,蓦地就想到了林清柔。
當年在被韓家奚落瞧不起,并且趕出去了之後。
他擰着一股子勁,在第二年順利高中。
更是被禮部侍郎之女林清柔給看上了。
榜下捉婿向來是美談。
一個侍郎之女,一個新科探花,真是天賜的姻緣。
郭弘安當時尚未上殿分官,迫切地需要一個有底氣的後台以及支撐,正有适齡女兒待嫁閨中的林侍郎無疑是最好的人選。
林侍郎乃是清流,為人剛正,兩袖清風。
教導出來的娘子亦是知書達理,溫柔如水。
無人知道的是,在林侍郎宴請之前,他曾托人提前打聽這位林娘子的脾性,知道她喜歡穿淺藍色的衣裙,喜歡李大家的詩集,在琵琶上頗有造詣,師從樂藝名家宋娘子。
既然是頗有造詣,那麼撲通的琵琶曲子自然不稀罕。
但是琵琶名曲有價值千金,他實在捉襟見肘。
恰逢那個喜好遊山玩水的李大家此刻在京郊,但是沒曾想對方在得知他的來意之後,直接拒絕了,說是多少錢也不賣。
于是他在那個脾氣古怪的李大家的門口站了一夜。
終于得到了借他的詩冊一觀的機會。
他徹夜摹寫的詩冊果然讓林清柔愛不釋手,他的好友再适時地告知難得之處,以及他徹夜摹寫的情意。
果然,林清柔看着他的眼神頓時就比旁人要柔和了。
後來,他娶了林清柔。
林家亦成為了他郭弘安的助力以及支撐。
林侍郎雖然隻是一個侍郎,但其父乃是先皇的師傅,他本人亦是受人尊敬。
林侍郎隻有林清柔這麼一個獨女,自然不遺餘力地幫襯他。
直到當時的蕭相爺罔顧先帝的意願,大力推崇減稅。
朝堂之上,他領着大半的清流,站在了對立面。
彼時,他已經是大理寺丞。
聖上大罵蕭相,更是将其政治舉措一一否決。
朝中的清流霎時成了兩派,一派以蕭相和林侍郎為首,贊同減稅以支持民生,一派則同他一道站在了先帝的這一邊。
後來蕭相被貶。
林侍郎辭官,更是在臨走之前與他決裂,說看錯了人,罵他就是個自私自利,隻知道媚上的小人。
起初他娶林清柔不過是為了林家的助益。
他以為他也不會喜歡林清柔這樣太過規矩闆正的女子。
直到林清柔為他生下了兩個孩子。
一個清翊少年老成,闆着臉被說是個小老頭,至于清顔,則軟軟糯糯的,整日笑眯眯的,看到她像是所有憂心的事都能忘掉。
至于清柔,總是溫溫柔柔地看着清顔逗她這個沉悶的哥哥。
尋常時候,她面上也是挂着溫柔如水的笑意,管着偌大的一個
郭府。
他想,他不是對她完全沒有情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