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夫姓莫,叫莫問程。但行好事,莫問前程。這人得有六十來歲了,在古時候這就算比較高壽的。又由于是個大夫,頗受到鄰裡尊重。
這十裡八村大夫一共就兩個,這位的醫術又不錯,所以于慶隆想着,就他了!
于慶隆把自己弄得頭暈眼花冒金星。并且因為心裡想着計策高速運轉,心跳得也快了些。
莫大夫一診脈,還真有些問題,歎一聲道:“慶隆哥兒這是郁結在心啊。這孩子是不是多日沒有休息好了?”
于慶隆這幾天是睡得不咋好,聞言垂着眼道:“挺好的。”
莫大夫仁善。都是一個村裡住着,哪能不知道這孩子心裡必然也不容易,便道:“是真睡得好嗎?那你說說你有沒有裡而頭暈,外蹲起身時就要眼前發黑?有時心跳快得像擂鼓?”
這些其實還真都有。
于慶隆穿過來之後,雖然想開了原主想不開的那些事。但有些他自己的事他又想不開。從二十一世紀過慣了便利生活的人,到了這樣的地方,誰能不郁結?
所以其實他來,解決了原有的問題,但也确實有了新的心病。
于大有一看小兒子不否認,問莫大夫:“莫大夫,那我家慶隆哥兒這病得怎麼醫才行?”
莫大夫說:“他畢竟年紀還小,自身的恢複能力比較好。我也知道你們家的情況,就不給孩子拿藥了。你們有時間就多帶他出門走動走動,别總在家裡讓他窩着心結。走動是最好的補藥。其餘嘛,他是個哥兒,寒涼的藥也不能多用,就喝點蒲公英茶吧。倒也好弄。就采些嫩的未開花的蒲公英,洗淨曬幹,用開水沖上,喝個三五天,最是去心火。不過此物微寒,記着平日裡不要喝冷水,還要多見見太陽。”
于大有道:“多謝莫大夫。”
莫大夫說:“不謝,都是一個村子住着,我就倚老賣老多說兩句。這有些事,它都是天意,是該孩子曆練的東西,你們阻也阻不了。我知你們一家子相處和睦,可有時把孩子太護在懷裡,倒不利他生長。不如就讓他自在些。”
周月華取來診金交給于大有。于大有交給莫大夫。
一共是三十文。莫大夫出診一次診金三十文,開藥藥費另算。
莫大夫卻隻取了十文錢:“就這樣吧。”
于慶隆見狀直接從炕上下來,撲通一聲跪在莫大夫前面:“莫大夫,我想拜您為師行嗎?”
于家所有人:“……”這又是哪一出?!
莫大夫也吓一跳,趕緊扶于慶隆:“這怎麼說的?你快起來,身子骨不好可不行往這涼地上跪。”
于慶隆沒起,誠懇道:“莫大夫,我想跟您學醫。我知道我年紀大了些,又是個、又是個哥兒,但是我一定會努力學的。您就讓我試試吧?我可以跟您采藥,幫您曬藥材,還可以劈柴,幫您做飯。隻要我能做的我都行。您就讓我跟您學行醫行嗎?”
莫大夫說:“孩子,你快起來。我不收徒。”
于慶隆道:“為什麼不收啊?您是嫌我粗笨嗎?還是我年紀太大了?”
莫大夫道:“都不是。總之就是不收!你再這樣以後我可不敢來你家看病了,快起來。”
于大有和周月華也說:“隆哥兒,快起來吧,别為難莫大夫。”
可是不為難他我也很為難啊!
愁死!
于慶隆還是起了,但心裡還是覺得,這事他一定要幹成。不說他以後的前途問題,就說他萬一哪天再穿回去的話,那他能帶回去的最好的東西就是古時的中醫學啊!
他還要跪,莫大夫卻道:“我是絕不會收徒的,孩子你就死了這個心吧。我走了。”
于大有說:“我送送您。”
二人出去,于慶隆才起身坐回炕上。他問周月華:“阿爹,莫大夫為什麼不收徒?”
他怎麼不知道這事呢?原主的記憶裡也沒有相關的問題。
“莫大夫從前有過一個徒弟,又機靈又懂事。可惜早早的沒了。”周月華歎道,“有回莫大夫采藥時找着了一株人參,長的地方卻格外難夠,中間隔着一條大裂縫。他便想着不采了,人嘛,還是命重要。可他總歸是覺得有些惋惜。他徒弟知道這事之後也沒說什麼,一個人偷偷出去找那株參。參是找着了,也采到了,但是人掉到山崖下沒了。”
“最讓莫大夫難受的是那人參留下來了。他徒弟掉下去之前先把那東西扔到了上頭。打那之後他就再不肯收徒弟了。”
“……”于慶隆聽得心裡也挺不是滋味兒的。可是這樣說來隻能證明莫大夫是一個更有情重義的人,他倒更想拜這人為師了。
屋子裡一片靜默,這時于大有進到屋來。
他問于慶隆:“隆哥兒你怎麼突然想起要拜莫大夫為師?”
于慶隆說:“父親,我自個兒身體不大好。阿爹身體也弱,若是我真的能學些醫術,對家裡不是也有許多好處麼?萬一哪天我真的學成了,興許還能幫家裡賺些錢。外面那些人也不會總說我笨手笨腳。”
于慶家說:“可是學醫也要認字。你不識字怎麼學呢?”
于慶隆說:“我跟着莫大夫慢慢學,總能學會吧。”
他到這裡還沒見過書,也沒見過文字。但是字那個東西,反正都是固定的模樣,一次學不會兩次,兩次不會三次,隻要有心哪有學不會的字?!
周月華說:“可是莫大夫不肯收呀。”
要是真的肯的話,他倒是甯可真的讓小兒子去試一試了。作為一個哥兒,不能入學堂,往後除了嫁人也沒什麼好前途。可若是能學醫,那就不一樣了。
人活着誰敢保證自己一輩子不生病?
病了的時候誰管你大夫是漢子還是哥兒呢,救人才要緊。
雖說總會更艱難些,但想成事哪有那麼容易的呢。
于慶隆道:“他一天不收我就去求一天,兩天不收我就去求兩天。父親,阿爹,你們要是同意,我真的想拜莫大夫為師,你們就讓我去試試吧。先前我總想着我少說些話,我少惹麻煩,其他人也慢慢會好好看我這個人。可根本不是這樣。他們都嘲笑我,就因為我長得跟尋常哥兒不一樣。可我要是能學會一門手藝,那是不是就不一樣了?就像阿爹您,繡的東西誰見了不誇一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