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丁滿兩口子左等右等,都等到中午了于慶隆也沒回來,再不走都不知道跟莫大夫硬聊些什麼。
再說肚子也餓了,便幹脆趕牛車去了地上。有人給地上幹活的長工們送吃食,他們去了随便一起吃些什麼也行。
方吳氏道:“你說那孩子咋出去就不回來了呢?别是跟戍兒有什麼事,怕咱們知道。”
方丁滿也覺得有點像。但他認為他跟媳婦兒猜的可能不是一回事。他媳婦兒不知道,他可知道,兒子屋裡那小辘轳井跟水車應該都是于慶隆做的。若是于慶隆二哥做的,他兒子這會就不會是想娶于慶隆,而是趕緊去結交于慶隆的二哥了。
雖然兒子說這些是買的,但買應該也是從于慶隆手裡買。許是于慶隆也怕他們知曉,所以才躲着呢。
還好此行倒也不是一無所獲。
方丁滿道:“許是怕人又亂傳什麼吧。先前戍兒來過莫大夫家兩三回,有些人就說這個慶隆哥兒故意借着在莫大夫家的機會要勾搭戍兒。你說這些人,怎麼這麼愛造謠呢。”
方吳氏道:“那他還怪懂事的,知道顧及名聲。不過該不會是做給咱們看的吧?。”
可不是她往自個兒臉上貼金。是自打她兒子考中秀才之後确實有許多人家想跟她結親。秀才身上有功名,名下的田地免除各種賦稅,還不用服徭役。而且他們大焱國的規定,是秀才一家都不用服徭役,那說出去可都是被好多人羨慕的事。
每回她去參加個喜事喪事,那些未婚配的哥兒和姑娘哪個不是對着她笑臉相迎?
可這于慶隆,躲她倒是挺利索。
方丁滿道:“那你咋想的?是找人去提親還是不去提?”
方吳氏也糾結了。她私心裡肯定還是不想找人去提親。于慶隆家裡的情況先不說,就光是名聲這個事對她的兒子影響也不好。被退了三次親,娶了這樣的人,往後肯定是要被人說閑話的。而且方家族中人多,他們這一支雖然人少,但還有旁支呢。方戍的大爺和二爺家裡人口頗多。
大爺那支和二爺那支家裡都有漢子,娶的媳婦兒和夫郞都不錯。她那幾個妯娌一貫會給她上眼藥。
可是她兒子那麼一根筋,就非這哥兒不娶,她能怎麼着?還有莫大夫說的,于慶隆是個好生養的人,這一點實在叫她心動。身體好,以後孩子也結實這事是明擺着的,偏她家正缺這個。
她兒子高,可瘦的沒幾兩肉。這要是找個瘦小的哥兒,生下來的娃更弱可咋整?!
方吳氏道:“容我再考慮考慮,反正那包子鋪李大的事不是沒成?也不急。”
方丁滿說:“你不急,可戍兒急啊。再者最關鍵的一點你沒看到?那慶隆哥兒可是愛學習的孩子。他要是跟咱們戍兒在一起,你還擔心戍兒不學?這慶隆哥兒要是娶回家裡,那可相當于是又給咱戍兒找了個夫郞,又給他找了個書童,這世上哪有這麼好的事?你還不抓點緊呢。”
方吳氏這下可很有些心動。
富貴人家的孩子學習都找個書童。可書童也有好的和一般的。好的書童也是識字的,可不光負責研磨和幫主人背書,還能幫主人一起學呢。
他們當初也過給孩子找,可孩子不要,非說找來的幾個都無趣得很。
方丁滿一看妻子動心,連忙加把火:“将來戍兒去省裡趕考,慶隆哥兒還能跟他一起去。這一點若是姑娘家就不便了,可哥兒就便利得多。也省得你總擔心沒人能照顧好戍兒。”
方吳氏道:“可他确實被退了三次親。将來人家要是說咱兒子娶了個人家不要的,這多難聽?”
這一點倒也是事實。可方丁滿更在意的是另一回事:“可我想早些抱孫子啊。你不想啊?”
方吳氏也想。
村裡村外好幾個姐妹都當奶奶了,每回她瞧見都問她家啥時候辦喜事。她哪裡知道啥時候辦?!
養的個兒子倔得像頭驢!
方吳氏說:“你容我再想想。”
方丁滿說:“行,可你别想太久。”
方吳氏說:“知道了,就你急。我若是想通了,便直接找人去方家問問。”
兩口子商定好,回家卻沒有第一時間告訴方戍。這是方吳氏的意思,她也想看看兒子到底有多大的決心。
與人婚配可不是小事,那關系到一生的幸福呢,自是不能草率決定。
方戍當晚卻開始絕起食來。不是說那王家的漢子看上鄰家表親哥兒,為了退婚一哭二鬧三上吊?
他不這麼幹,太有辱斯文。但是少吃幾頓可以,沒準餓暈了還能早點去莫大夫家見于慶隆。
第二天于慶隆還擔心方丁滿兩口子會不會再過來找,發現沒來之後才算松口氣。
他這售後服務是不怎麼樣,可誰讓他現在窮?那一百文錢除交家裡八十文,剩下那二十文也被他花了不少。
有些東西學了要記下複習,不然太多了,難免有遺忘和疏漏。可沒墨實在不便寫字,他便買了一些散碎低價賣的墨塊,加一起約二兩重,價錢卻比整條的墨條要便宜了不止一半,隻要十二文錢。于慶隆砍了價,用十一文錢買的,所以這木玩的錢高低是不能退了。
“這兩日有人去找你沒有?”
于慶隆正學字呢,聽莫大夫問,回道:“沒有啊師父。”
莫大夫說:“那李家的事情就算是徹底過了?”
于慶隆道:“應該是過了。老太太寶貝他那個金貴孫子,哪裡會冒險再把我送到鎮上。不過也沒消停就是。近幾日外面都傳我脾氣大,性子野,少教養,這些話多半得是從他們那傳出來的。不過也好,八成以後都不會再有人給我說親事了。”
莫大夫道:“你這孩子,一個哥兒,老自己把親事挂嘴邊作什麼?也不嫌臊。再說了,以後的事你咋知道?”
于慶隆隻當師父是在安慰他,便笑笑說:“知道了師父,我以後不說。”
這日回家的時候,卻又遇上了胡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