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長河落日圓 > 第17章 第 17 章

第17章 第 17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清明時節前後,常有蒙蒙細雨,披着鬥笠,便忙農事,田裡日日要鋤草,地裡也要收拾出來,早先種的白菜蘿蔔該吃的吃了,要曬的曬好了,剩下的一些殘葉扔給雞吃,便鋤地松土,種下苋菜,豆角,茼蒿,大豆,菜瓜,也不需澆水。

随着時間一日日過去,經曆太陽和下雨,白天和黑夜,種子從土裡冒出綠芽尖尖,長成小苗,長得更高更壯,長出更多更大的綠葉,變得一叢一叢的,田裡地裡一片郁郁蔥蔥。

自那一日後,确如長河自己所說,不再躲着。

幾乎每天早上一出門,阿圓都能看到長河,下午晚食前偶爾也能碰到,有時長河想上前幫忙或是分些吃的玩的,阿圓拒絕了,也不強求。慢慢的,阿圓也不再去想,碰見時也能如往常聊些日常,好似又回到了之前一樣。

……

離端午還有三四天,家裡就開始忙着包粽子,要趕在過節前包好,除了自家吃的,還會送一些給村裡相熟的人家。一個粽子大約一兩的糯米,三張粽葉,家裡平日裡有八口人吃早食,一人就要吃兩三個,要給堂哥留一些,給堂姐送一些,外祖家,長河家,大緻一算,得包一百來個粽子,總共需要十斤糯米,三四百張粽葉。

村裡各處都長有粽葉,阿圓家旁邊就有一棵,選了新鮮青翠的箬葉,阿圓摘了三籃子,差不多便夠了。

家裡人一同忙活,剛摘下的粽葉有灰塵或者有蟲子爬過,阿圓、春娘和李氏就将粽葉擦洗幹淨,再放到另一盆清水中,過一遍水,文娘在一旁做些曬箬葉的輕省活,到了下午就晾幹了,然後收攏到一起。

李氏将早先搓好的一捆麻繩,和洗過瀝水的糯米,以及剝好的闆栗拿出,放在飯桌上。

包的時候先拿兩張箬葉,這樣不容易煮破,将兩張箬葉一同卷成漏鬥狀,光滑的葉面在裡,裝入糯米,用筷子插緊,再用一張箬葉對折壓住上面,最後拿麻繩綁好,包的流程是一樣的,但家裡人各有各的習慣,最後的粽子也有不同的地方,阿圓家包了兩種,白糯米,和加闆粟的,包好的粽子用清水泡着。

李氏将包好的粽子分成幾份,一大串是自家吃的,另外幾小串每串大約數十個,一串放櫥櫃裡留到堂哥回來吃,一串等堂姐回來走節時讓她帶過去,一串由林明明天去酒樓順帶捎給鎮上的親家,剩下的便送去村裡關系好的人家。

阿圓家送出一些粽子,也帶回了一些粽子。

接下來幾天早食都吃這個,等煮熟了,解開麻繩,剝開粽葉,露出白色晶亮的糯米,用筷子夾着沾白糖吃,甜甜糯糯,有時會咬到甜軟的闆粟,其他人送的和家裡不同,有的包了肉、蜜棗,吃着各有各的滋味。

一連幾天,村裡各處都飄散着粽香。

·

過了十幾天就到了春溪的婚事。

阿圓早早就過來了,春溪爹娘在院裡接待客人,與他們打了個招呼,便往春溪房裡去。

門虛掩着,隔開了院中的人聲嘈雜,房中安靜許多,隻一位衣着整齊,描眉塗了脂粉的婦人正在給春溪開面,阿圓在一旁看着,婦人用五色棉線絞去臉上的汗毛,阿圓問道:“春溪,這樣不痛嗎?”

春溪:“還好。”

婦人:“我做過多少年了,不會痛,就跟洗臉一樣,沒多大感覺。”

然後又梳發,婦人一邊梳一邊說着:“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發齊眉,三梳梳到兒孫滿地。”梳完後绾起了發髻,換上了紅色婚服,描眉,抿上囗脂,整個人就完全變了樣,顯得紅潤嬌俏,特有婚事的喜慶,“春溪,你這樣可真漂亮,像天仙下凡。”

春溪不好意思,“阿圓姐,你說得也太誇張了,對了,桃花姐還沒來嗎?”

“應該快來了,桃花姐住得遠,路上可不得多花些時間,喏,給你,祝百年好合。”阿圓将禮物遞給春溪。

春溪笑着接過,“好看,謝謝阿圓姐。”

“我猜桃花姐一準送的是發簪,便挑了其它。”

桃花走進來,“還好我沒來遲,祝新婚快樂,事事如意。”桃花将手中的禮盒給春溪,是一對檀木如意簪子,中間鑲嵌了一顆碧綠珠子,“好看,謝謝桃花姐。”

不多時,外面傳來敲鑼打鼓的聲音,不一會就到了門口,好不熱鬧。

這會子春溪家的堂姐妹表姐妹都進來了,屋裡頓時變得逼仄許多,才關上門,外面就傳來吵鬧的聲音,新郎來接新娘了,屋裡姐妹們起哄吵鬧好一會,才讓開門,接了新娘,由春溪大哥背出門,新娘和新郎拜别父母,便要到新郎家去,春溪家中兄弟也跟着一同去了。

随着敲鑼打鼓的聲音又漸漸遠去,便開席了,在阿圓有限去過的酒席中,算是很豐盛了有肉有魚,素菜也有五六道,多數一般是每桌隻一道肉菜和幾道素菜,雖然酒席在春溪家,但也少不了新郎送來的聘禮。

而且接新娘的也隻是驢車或牛車,若是還差些,便要新娘走路去,春溪相看的人家能舍得花價錢雇了轎子,也是平常人家獨一份了,春溪成婚後應該會過得不錯。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