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瑤正在書房中專心緻志地閱讀書籍,突然,一位紅衣少女風風火火地闖了進來,拉着她就往外跑。
“歐陽,你要帶我去哪兒?”姜瑤拽着書桌,穩住自己的腳步,不解地問。
這位被她喚作歐陽的少女是她的閨中密友,其姓為歐陽。她之所以呼姓而未喚其名,是因為……紅衣少女的名字實在過于“清新脫俗”。
少女的父親歐陽霸氣是個目不識丁的骠騎将軍,她出生那日,乃是一家之主的歐陽霸氣,自然而然地肩負起了為女兒起名的這一重任。
他苦思冥想了數個時辰,腦中閃過許多名字:翠花、傲天、黃瓜、菊花……
最終,歐陽霸氣虎軀一震,給女兒起了個自認為好聽得不得了的名字。
酸菜。
沒錯,就是泡在壇子裡的那個酸菜。
于是乎,歐陽酸菜這個“響當當”的名字就這樣問世了。
孫氏醒來聽聞丈夫給女兒起這樣一個破名字,差點沒氣暈過去,吵着要改名,可歐陽霸氣就是個牛脾氣,認定的事情絕不更改,任憑孫氏怎麼鬧,他也不答應給女兒換名。
因此,歐陽酸菜這個名字便一直沿用至今。
自打歐陽酸菜記事起,其姓名便成為她的逆鱗,誰要是敢直呼歐陽酸菜的大名,絕對會被擅長“易容術”的她用正義的鐵拳換一張臉。
姜瑤和歐陽酸菜自幼相識,關系莫逆,彼此了解甚深。
歐陽酸菜的禁忌,姜瑤又怎會不知?是以“酸菜”兩個字從未在她口中出現過。
歐陽酸菜扯着姜瑤的衣袖,急切地往外拖拽,“去看遼王世子啊!快快快,再晚些他就回遼王府了,我們就看不到啦!”
姜瑤偏頭,問:“你去看那個纨绔世子做什麼?”
遼王世子蕭靖聲名遠揚,就連姜瑤這等不問世事的女子都聽說過他。
然,他卻不是譽滿天下,而是臭名昭著。
美名家喻戶曉的,是他的父親——遼王蕭陽。
大明疆域遼闊,國土被劃分為七路二十一州,其中遼王的封地獨攬一路三州之地。
不僅如此,遼王還手握二十萬精銳之師。
他麾下的兵馬是公認的大明最強軍伍,其戰力将各路地方軍甚至是京州禁軍都遠遠甩在後面。
毋庸置疑,遼王是大明開國以來勢力最強的藩王。
而遼王的封地遼甯路又與京州所在的京玖路接壤。若他叛亂,憑借其手下的雄兵,拿下京州這座皇城,便如同探囊取物般輕而易舉。
好在遼王并未這樣做,他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傾注在了抵禦外敵上。
遼甯路以北,便是草原蠻夷建立的政權柔然。
好戰的柔然不斷侵擾大明邊境,大明的邊關被這群蠻夷的鐵騎踏破了數次,甚至還有一次柔然大軍攻到了大明首都京州之下!還好京州守備固若金湯,各地部隊也增援及時,這才免除了滅國之禍。
柔然對大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故柔然一直被大明視為心腹大患。
值得欣慰的是,自打遼王就藩遼甯路之後,柔然再也未能邁入大明國土一步。
以往大明在與柔然的戰争中勝少負多,但遼王卻截然不同。他在與柔然的交鋒中未嘗敗績,将這匹桀骜不馴的草原狼打成了哈士奇。
大明當朝天子是一代明君,其治下的大明迎來了一個盛世。但這也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若無他哥哥遼王鎮守邊疆,這個“明耀盛世”也不會出現。
正因為皇帝主内,遼王主外,才鑄就了今日輝煌的大明。
為大明立下汗馬功勞的遼王為世人所稱道,威名滿天下。
俗話說虎父無犬子,但這句話在遼王這似乎就不靈了。
遼王勇冠天下、國士無雙,他的獨子卻是個不學無術、無惡不作的纨绔。
世人将遼王尊崇至九霄雲外,奉為神明。同時,他們又對遼王世子口誅筆伐,将其貶損得連狗屎都不如。
遼王世子蕭靖被稱作大明第一纨绔,可見其名聲之臭。
姜瑤不明白,一個聲名狼藉的世子有什麼可看的。
“當然是去欣賞他的美貌啊!”歐陽酸菜兩眼放光,“聽說他是遼甯路第一美男呢!如此絕色,我怎能錯過?”
姜瑤:“……”
她很無語,心想某些人此時的模樣,就像那三天未進食的餓狼,忽然聞着肉香一般。
這美男有那麼誘人嗎?
姜瑤回想起,就在不久前,歐陽酸菜瞞着家裡人,孤身跑到遙遠的江蘇路,目的就是為了一睹新任江州司馬的盛世美顔。
那可把她爹娘氣得不輕,待她回家以後,歐陽将軍掏出了碗口粗的木棍,孫氏則默默地關上了府門。
緊接着就是兩人“無微不至”的關懷,直接把歐陽酸菜“呵護”得三天都未能踏出床鋪半步。
姜瑤清楚地記得,臉腫成豬頭的某些人,躺在床上一邊鬼哭狼嚎一邊發誓,聲稱要是自己再去看美男,就給歐陽府門口的那隻旺财做媳婦去。
不想今兒聽聞遼地第一美男子抵達京州,她那顆“春心”又萌動了起來。
姜瑤不由得感歎: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啊!
希望小旺财看不上歐陽吧,不然某些人就要喜提犬夫一枚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