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時安沒推辭,他平時經常給這裡的叔叔阿姨帶些珍稀補品。
有位阿姨看見靳甯做的月餅形狀可愛,顔色也讨巧,笑着調侃靳甯:“靳甯妹妹,你這月餅不是帶給你兒子的吧。”
靳甯笑道:“姐姐你這個要問靳時安了,他要帶給誰。”
靳時安:“我媽做的月餅,當然是給和我一樣重要的人。”
現場的人們發出笑聲。
下午靳時安返回曲苑清荷,因為這一年的中秋和國慶相連,要趁着國慶期間進行一些紀錄片的拍攝,好些同事來曲苑清荷碰頭。
舒萍,小周等人都在。
因為鐘婳就在毗鄰的地方。
舒萍提議把她也叫過來,旁聽一下。
靳時安當然應允。
于是鐘婳就從練功房裡出來,回到曲苑清荷。
到了靳時安的居所,鐘婳看見房間内已經按着上次溝通好的設置,安排了果盤,咖啡機等物品。
房間内家居類的陳設本來就少,這樣看來,是有些工作室的味道了。
書房旁邊的一間空房子,被辟做會議室,大家環繞着桌子,坐成兩排,面對着投影儀。
等到鐘婳到來,靳時安把從療養院帶回來的月餅,讓小周分給衆人,每個人的盒子上面都貼着做月餅人的名字。
靳甯的那份小周拿給鐘婳。
鐘婳看看上面的名字,也姓靳,應該和靳時安有關系的人。
自己碰巧分到了這一盒。
她沒有吃,而是把它放到桌子下面的隔層裡。
今天會上主要是看一些資料。
是參與紀錄片拍攝的幾位學生童年時的照片,以及他們一路學習生活的經曆。
先後播放了幾位同學的經曆。
到了鐘婳這部分,她的影像是從十歲從何清芳老師那裡學習昆曲開始。
會議室内拉着窗簾,播放機發出低微的電流音,像打開了時光的盒子。
那些影像仿佛打開了時光的盒子。
靳時安看她從小到大,一點點到如今的模樣。
影像中人面龐宛如新雪初覆,似是春日初綻的桃花。
一襲華服,淡雅的色彩似江南水鄉的晨曦,柔和又帶着幾分清冷的神秘。
水磨腔的細膩婉轉,低吟淺唱間。
如潺潺溪流在靜谧山林間穿梭,又似春日微風拂過翠竹。
一把折扇,扇面如蝶翼翩跹,每一次開合都似在講述着一個古老而動人的故事。
美輪美奂的昆曲世界,久久回味。
舒萍握着鐘婳的手激動地說:“太美了鐘婳,我現在就被昆曲圈粉,感覺作為一個中國人真的是好幸運,能體會這麼美好的事物。”
鐘婳回應:“不是我,是昆曲美。”
小周:“我們這部紀錄片必火無疑。”
然後他提議:“不如咱們這幾個人去樓下合個影,留個紀念。”
靳時安:“擇日不如撞日,順便我們紀錄片也在今天正式啟動。”
衆人都覺得這個主意非常棒,紛紛鼓掌。
鐘婳向桌子下面看看,出去合影總不能抱着一盒月餅,她下意識地看了靳時安一眼。
靳時安正好看向這邊,似乎懂得了鐘婳的意思,他揚了揚下巴,給了她一個口型。
鐘婳明白了他的意思,是說:“月餅就先放在這兒。”
看懂了他的示意,鐘婳放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