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倦重重地點頭:“嗯!保證!”
他會和阿爹還有哥哥,有好多好多個明年的。
唐錦跟沈倦擊了掌,回到竈房把廚房的事兒收了個尾,然後拎着熱水出來處理野雞。
他先把雞毛囫囵地處理了一遍,剩下那些拔不幹淨的細小絨毛的時候,就換一盆溫水,然後讓沈倦自己坐在小闆凳上折騰。
沈倦真的很認真,一點點仔仔細細地尋找,拔了會兒就浸浸水,雞都被處理得幹幹淨淨的。
他很有成就感,但這次沒有去找阿爹,阿爹忙着呢。
他想了想,把溫水倒了,抱着盆去找哥哥,給哥哥看今天要吃什麼。
唐錦還以為小家夥會進來呢,一擡頭的功夫,小孩端着盆哒哒哒地溜走了。
他愣怔了下,無言失笑。
诶呀,不過是哄了小朋友一晚上,小朋友感覺就變得活潑開朗多了。
果然還是真小孩好哄。
唐錦想着,加快了速度。
太瘦巴了,趁着年紀小,得好好補補才行。
——
串串香并不難做,主要是湯料不太好弄。
不過唐錦在倆小孩上山的時候就開始準備了,回來的時候,自然也處理得快。
用時最多的,反而是處理沈倦他們從山上帶來的好東西。
唐錦是分批煮的,第一批主要是容易熟的部分菜,這不是給他們自己吃的,是拿去送給昨兒仗義幫忙的村裡人。
這是洗心革面的第一步,也是和村裡打好關系的關鍵一步。
自然,就像沈衍教沈倦的,唐錦也明白,自家這情況,在外人看來,可不改過得那麼好,而且回禮太重了反而不知禮數。
隻是給一些家裡常吃的菜,但湯料又好吃到咬舌頭,這回禮自然是夠的。
順道還能給可以來往的人家提一嘴,自己準備去鎮上擺攤賺點辛苦錢,這樣以後賺多了,也會有人家吃人嘴短,幫着說話。
團結一切可團結的人員嘛。
唐錦煮了不少,還去問沈倦,記不記得昨兒幫他們說話出頭的都是哪些人家。
這又到考驗倦倦“記憶力”的時候了!
沈倦了然,背書一樣地一個個全說了,還不忘記給唐錦補充了人家住在哪裡!
這貼心服務,讓第一次聽着的沈衍都詫異了,看向沈倦的眼裡,都帶上了些疑惑。
他怎麼覺得,他這阿弟,好像……也不是一無所知?
不給他深思的機會,沈倦超不經意地道:“倦倦可以陪阿爹去!”
唐錦抱住好崽崽就是一頓猛親:“乖崽,到時候嘴甜一點,阿爹不會說話,就等着倦倦帶阿爹了。”
沈倦嗯嗯點頭,臉蛋又一次被唐錦的熱情給弄紅了。
沈衍回神,将那點不重要的思索放回肚子裡,和唐錦商量道:“可否再家一戶王姓人家?村裡有牛車的那家,昨天他們送我回來,我本想感謝一番,不過家裡事急,沒來得及。”
唐錦毫不猶豫:“那自然得加,要不你和我們一起去吧,一家人,也看着态度鄭重些。”
沈倦嗯嗯點頭:“是阿牛哥哥家,我知道路,我帶路!”
唐錦算了算人家,轉身進屋裡去找碗。
這一次估摸着還送不完,得規劃好路線,分批送,不過昨兒看熱鬧的多,真要論下來,走個兩趟就差不多了。
他把籃子備好,和沈倦沈衍一人拎一個,一家人把院門鎖上,就有說有笑地出了門。
先從離他們遠的人家開始送,會有交集的就多聊聊,沒交集的就客氣客氣去下一家。
這時候正是吃午飯的時候,不過唐錦以家裡做好飯了,來給大家添菜為由,也不算來得突兀。
一家家地走完,最後才是走得近關系也親密的劉嬸家。
給得也有誠意,滿滿的一海碗全是各種時蔬,連湯都給了一海碗。
劉嬸看見連忙推辭不要,不過唐錦推出了沈倦,說的也是一番“推心置腹”的話語,讓劉嬸找不到拒絕的機會。
他說:“以前我看誰總覺得自己低一頭,鑽了牛角尖,出不來,忽視了倦哥兒。我知姐你心好,不覺得自己做了什麼,可我現在回來一想,要是沒你時不時的幫襯,倦哥兒怕是……”
他頓了下,又道:“現在隻覺得慶幸,不單說這次的事,這給家裡添個菜的小事,我還覺得自個給得小氣了呢。”
劉嬸剛準備說話,唐錦又道:“不過你也别擔心我,我找了個營生做,就是去鎮上賣些小食貼補貼補家用,喏,就是這碗飯,姐你也不白吃我的,吃完跟我說能不能當一門手藝使,安安我的心。”
劉嬸沒話說了,隻能道:“下次别送了,我圖的也不是你這點好處。”
确實,本來就是看倦哥兒可憐,時不時給點吃的,唐錦自個兒能醒悟過來,是真真的好事。
就是……
劉嬸心情還挺複雜,感覺唐錦嘴皮子變得利索了不少,人也敞亮了。
不過她雖然幫的忙多,但到底和唐錦沒那麼熟,這種話她可不能随便和唐錦說。
唐錦笑眯眯地裝作沒看見對方複雜的眼神,讓沈倦和劉嬸告别後,一起悠悠地回了家。
煮一煮,又能吃好吃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