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淼看何元走遠了,對着屏風後面的人說到,出來吧,走遠了。
屏風後的李玉兒出來了,摟起劉淼的胳膊說到,你與何公子的交涉算是輸了。人家既不願意和離,也不願意給你二妹辟院。
劉淼反抱住李玉兒說到,沒關系,本就沒經過二妹的同意,其實二妹可不是看何家顯貴才嫁過去的,二妹對何公子是有心的,隻不過出場順序比那趙家小姐晚了些,落得現在這樣的地步。
李玉兒說到,我聽何公子話的意思,他現在對劉婕應該是動心了的,就是不知道是不是裝的。
劉淼看着思考的李玉兒,挂了下她的小鼻子,寵溺說到,你的戒備心不知道怎麼這麼強,你說我對你是不是裝的?
李玉兒愣了一下,說到,我現在看不像裝的,誰知道你日後會不會變心。
劉淼抱緊李玉兒,說道,下個月咱倆就要成親了,你竟然說我對你不是真心的,我要把你勒死在我的懷裡。
李玉兒笑着掙脫着,她心裡确實非常憂慮。
李玉兒原本沒這麼張揚,她隻是不想嫁人,所以在外顯露的沒心沒肺、張牙舞爪。之前對劉淼的敵意一方面出于真心,另一方面她本就沒想嫁給他,她想要在婚前離家出走,離家出走不成就出家,可那個船頂上的吻,讓李玉兒改變了想法。
現在李玉兒猶豫到底要不要嫁給劉淼,與他攜手共度餘生,她想她與劉淼以後會不會也像父親母親那樣——形婚。
到底是誰給劉淼出了讓二妹與何元形婚的點子呢?答案就是李玉兒。
李玉兒的爺爺曾經是太上皇的專用禦醫,可到了李大人這輩,李大人看淡了功名利祿,隻想平平談談的過日子,在還沒有婚配時就雲遊四方去了,回來的時候帶回來一個可憐模樣“村婦”,由于李玉兒的爺爺不讓這村婦進門,沒辦法李大人将她嬌養在京城郊外的莊子裡,自此李大人的名聲也壞透了。直到機緣巧合李大人憑借自己到處遊走習得的民間野方子治好了太上皇多年的頭疼頑疾,李大人終于從那自己那顧頭不顧尾的醫館裡踏出來了,入了仕進了宮變成了醫官。
後來,太上皇為李大人指了婚,将玉兒娘指配給他,李大人胳膊擰不過大腿,娶了李玉兒的娘,不過沒等兩年,李玉兒出生以後李大人就不怎麼回李府了,常年住在京郊的莊子裡,隻有大型節日、特殊事情和每月的初一十五李大人才回來,對外說是采藥、熬藥方便,實際上大家都知道怎麼回事。
在李玉兒懂事以後,周圍人已經對李家這種模式已經見怪不怪,因為京城中其他富貴人家也有這樣的,有的甚至做得比李家還要明顯,所以小巫見大巫不算什麼。最初對李玉來說,父親與母親關系的疏遠與隔閡,是她童年直到後來長大最在意、最難受也最不願意提起的東西,即使母親給李玉兒解釋她的不在意,李玉兒還是不能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