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李玉兒十二歲那年,她不小心撞見了母親與表叔父的秉燭夜談,那一刻,受到驚吓的她明白了,好像沒有誰對不起誰。
後來她又借着想參觀藥爐的由頭,去了趟父親那裡,發現父親外邊的莊子真的是丫頭們口中的那樣,到處堆得都是藥材,光熬藥的爐子就三四個,伺候父親的婆子、小厮加起來甚至都沒有藥爐子多。李玉兒也沒看見那村婦,莊子裡婆子說那村婦死了快十年了。李玉兒不解,也就是自己三四歲的時候那婦人就過世了,那為什麼父親不回來陪伴自己和母親,難道那時候母親就與表叔父在一起了?
李玉兒的童年時期被父親、母親錯綜複雜的感情糾纏煩惱的郁郁寡歡,經常生病,生的病甚至連爺爺也治不好,李夫人沒辦法便李玉兒習武健身,慢慢的李玉兒身體好轉了起來。
不過李玉兒徹底脫離陰霾是在她十四歲那年,李玉兒的爺爺生病快一個月了不見好,那時爺爺誰都沒有叫到跟前,偏偏讓李玉兒天天陪着他,有一天爺爺突然對李玉兒說道,玉兒,你知道為什麼你父親為了那婦人不惜頂撞我,不惜離家出走,不惜在你出生不久就離開了家去陪那婦人?
李玉兒沒想到爺爺會跟她說這些,低下了頭,面露不悅的說道,不知道,爺爺我現在不想知道,不過我該知道的好像也都知道了。
爺爺接着說,你奶奶在你父親八歲那年就走了,你爺爺我呢又忙,你父親的成長沒有受到很多關愛。直到他遇見那婦人,她比你父親大了近十歲,是個帶着兩個孩子的寡婦,在野外意外救了你失足落下山崖的父親,給了他許多關愛,讓你父親對她念念不忘,後來你父親便将她接回了京城。你出生那年那婦人患了絕症,你父親跪求我去給她看一看,我也去了,确實無藥可救,你父親為了報恩搬了出去陪她走了最後一段路,之後就再也回不來了。
李玉兒問道,為什麼回不來了?
爺爺回道:“那時的你母親不僅恨你父親,還恨前去給那婦人診病的爺爺,所以你母親怎麼能輕易讓你父親回來,你父親又是個醫癡,從小沒在我和你奶奶的懷裡長大,感情上也是少根弦,兩人就僵持到現在”。
李玉兒冷笑說道,現在也不是僵持了,我看兩人都樂在其中。
爺爺看到玉兒臉上的不屑,對她是,玉兒,你父親對你母親犯錯在先,所以你母親做什麼都沒有錯。你要記住,無論你父親母親做了什麼對事錯事,那都是他們自己的事情,你不應該受到影響。你隻要記得他們是關愛你的就好。
是啊,雖然兩人感情不好,但是成長過程中母親無時無刻不陪伴自己,看自己生病傷心的落淚,守在身邊寸步不離;父親也是,每次回來将自己得到的所有好的東西一股腦送進自己的小金庫,說是給自己備的嫁妝。父親醫治的人家不乏皇親國戚、勳貴人家,得到賞賜也是常有的事,所以自己從小就過的比其他家小姐更金貴的生活,父親每每回來還常常賴在自己屋裡不出去,說要考我功課,其實就是想跟我多待一會。李玉兒想着,心裡好像通透了許多。
李玉兒的爺爺在給李玉兒說完這些話以後就沒多少力氣了,當天夜裡就去了,從此李玉兒謹記祖父的話,不再以父親母親之間的種種事情煩心,不過伴随着的還有深深種在李玉兒的腦子裡獨身主義思想。
李玉兒望着劉淼,欲言又止,心裡想着父親與母親都是與互相沒有婚嫁關系的人感情最深,所以說是不是得不到的永遠是最珍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