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你去接你兒子回家吧,他說他最近挺累的,路上你倆再好好聊聊~~~”可樂媽讓可樂爸去接孩子。
“他這時候可能更需要老媽,而不是老爸,我打電話問他,都不跟我說累,跟你就能說出口,兒子成年了,不跟老爸示弱,開始要強了。”正好和十幾歲中學的時候,性格又颠倒了……
“好,那媽媽去接。”可樂媽确實發現父子倆的相處方式有變化,兒子不喜歡跟爸爸唠家常,隻喜歡找他談理想,或許爸爸總是孩子想要翻過的一座山。
“江樂,下午媽媽去接你啊…”周五上午,江樂爸給他打電話。
“老江同志,晚上見。”江樂回的幹脆,他倆現在說話就是這般如兄弟溝通,當然是江樂爸特意縱容的結果。
“煩悶很多啊,自己站這顯得也不精神~”媽媽找到江樂的時候,他正在發愣..
“感覺時間跟不上心情,一個心事還沒想明白,時間過去了已經,也不能總是想要有機會梳理情緒,但是有事不想,心情就更壓抑了。”江樂攔住了媽媽想幫他拿包,還是自己背上,隻是說一些抒發情緒的話。
“所以人需要朋友,需要交流,需要溝通,需要宣洩,需要被開解啊..
為什麼長大以後煩惱會多,因為能力的提升,對應的是責任的增多,這也是為什麼要在适當的年紀先學習,你知道的更多,在以後遇到麻煩的時候,才有機會輕松,甚至因為知識的龐雜,即便你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的學到了很多,也還是會書到用時方恨少。古語為什麼是箴言,就是因為很少虛言還能傳頌至今,真情實感就是能讓你在某一刻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