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她也沒把初五栓起來,反正劉府現在也不成樣子,就讓它自由走動。初五果然感覺到劉璧采和它之前的主人都不太一樣,便也漸漸在劉府放松地走來走去。
剛花出去一筆“巨款”的劉璧采準備好好節約剩下的四十五兩銀子,她決定在出門采買東西之前先在劉府裡再找找有什麼能用的上的,準備全部帶走。
當然金銀珠寶還有名貴玉器那些她是不指望了,那些東西在山裡也用不着,因此她尋找的第一站就是廚房。昔日劉府廚房裡面堆滿了珍馐,現在因為抄家連幾口大鍋都被打破,還有還有兩口較小的鐵鍋還完好無缺地扔在門後。劉璧采撿起兩口鍋欣喜道:“不錯不錯,外頭一口上好的鐵鍋也要快二兩銀子,竟然讓我白撿了四兩,真是幸運。”
有了收獲的劉璧采更加幹勁十足,她将廚房裡能用的鐵鍋、鐵骨、鐵鏟,甚至隻打碎了一個角的杯碟都拿到外頭擺好,等着到時候放進騾車。
等廚房實在找不出能用的之後,劉璧采又将目光投向了暖房,那還是當初張氏見京城流行使用玻璃才斥巨資從山東買了越多玻璃過來,裝在了暖房裡,冬日待客的時候她最喜歡把客人帶到這裡。
于是吵架的人認為這個宅子往後還要賜給哪家功臣便沒有把暖房也拆了,這倒是便宜了劉璧采。劉璧采自然是不會将暖房拆掉,她隻把上頭幾塊玻璃窗卸下來準備帶走。因為以她看視頻的經驗來看,許多木屋若是沒有窗戶和足夠的光源就會非常昏暗潮濕,那樣住着心情一定壓抑。為了自己今後的生活質量劉璧采甯可少帶幾床被子都要把玻璃窗戶帶上。
劉璧采像極了過冬的松鼠,一點點地把從劉府淘出來的東西,小到碗筷,大到被褥,隻要是能用上或者将來能用上的東西都先搬出來再說。她從造房子的事情一路考慮到今後在山裡的生活,盡量想先把她可能做不了的東西都搬走,若不是隻有一輛騾車,她真想把劉府的家具也都帶走。雖然剩下的家具都是下人用的那種,但劉璧采不介意,在山裡面隻要能用得上就行。
等到黃昏時分,小小的院子裡已經堆成了一座小山,原先花團錦簇的花園已然是一座雜亂無章的小型垃圾處理廠。劉璧采依然不知疲倦地翻找,初五披着晚霞懶洋洋地站在樹下看她一個人忙碌。
“你現在看着沒感覺,到時候這些東西你可都是要拉進山的。”劉璧采見初五悠閑的樣子,便故意氣它。
初五看着貌似比車廂還要大的雜物堆,它有些呆滞,見劉璧采還要再往裡面添東西,它記得在院子裡亂跑,嘶鳴聲和騾蹄揚起的塵土讓劉璧采叫苦不疊。她捂住口鼻大叫道:“我跟你玩兒的,咱們兩個,咱們兩個一起拉進山,若是你表現得好我會給你買好吃的。”
這才差不多。初五得了劉璧采的保證這才安靜下來,它也不管辛苦整理的主人,扭頭就跑到别的院子閑逛了。
劉璧采看了眼自由的初五心生羨慕。但隻要一想到要進山開荒,她就還是卯足了勁攢東西,連暖房裡那幾株本來用作觀賞的辣椒她也一并打算搬走。之前她才穿越過來時就眼饞,隻是不想多事讓人生疑才沒下手,這時候沒了顧及她當然不會放過。等到時候種在房子邊上,到了冬日她就可以一個人躲在暖洋洋的房子裡吃得滿頭大汗,看着外面銀裝素裹,别提多美好了。還可以用辣椒炒菜,天知道她一個習慣吃辣的人穿越來之後覺得嘴巴裡的味道淡好多。
想到這裡劉璧采也有些餓了,她依舊堅持着沒出去買晚食,拿出帕子包着的何雅竹留給她的芙蓉糕對付着填飽了肚子。等躺在床上時,她摸着差不多已經消化完全的肚子喃喃自語道:“今天把要用的都理出來了,進山除了日用品還有工具,幹糧也要準備一些了,自己開荒頂多種菜,糧食不好弄,明兒就去糧鋪看看。”
現在正值夏秋之交,京城的氣溫依舊居高不下,許多飯食都放不住,而她剛進山準備造房子的前一段時間估計會非常忙碌,那她就要盡量準備一些易存放、易烹饪的吃食。米面糧油是一定要的,還可以再買些醬肉、臘肉之類的,至于菜蔬就先買點鹹菜、醬菜,等安頓下來就可以買菜種種菜了。
劉璧采心中慢慢計算要買的糧食,沒一會就睡了過去,等到第二日她醒來天已大亮。沒人打擾然後能自然醒是她兩輩子以來第一次體驗到,令她一整天都神清氣爽。
劉璧采哼着歌不緊不慢地溜達到小花園,果然初五已經就在那裡,劉府僅存的花草還有果樹被它啃得亂七八糟,看來一大早它已經吃上了自助餐了。
“吃飽了咱們就出門去吧,今兒得把東西都買完,明天一大早咱們就走。”劉璧采摸摸初五的腦袋道。
初五許是吃飽了心情格外好,沒有什麼抗拒地就被劉璧采趕出了門,一人一騾頂着行人差異的目光在京城的大街上移動。劉府坐落在延壽街上,也算是京城達官貴人聚集地,平時除了高頭大馬拉車和商販甚少能見到一頭騾子拉着一個粗糙的車,更别說上面趕車的還是一個年輕姑娘。
劉璧采在路人同情、探究還有嫌惡的目光中将騾車趕到糧鋪門口,繞是她心理素質再好也受不了大家如此熱烈的關注,還好明天過後她就離開京城了。
如今快到秋收的季節了,到時候大家家裡都暫時不會缺糧,因此劉璧采這會子到糧鋪買糧食正合适。大米每石一兩銀子,白面每石二兩五分銀子,若是直接買小麥還能便宜些。劉璧采覺得自己實在沒本事天天去磨面粉,初五看樣子也是叫不動,倒不如幹脆就買處理好的得了。
權衡了初五的承重和騾車剩餘的空間後,劉璧采大手筆地買下半石大米和白面,又見門口初五老實待着便又加上五十斤黃豆。
“姑娘若是要出遠門光買米面可不夠,人得有油水才能滋潤,菜要有鹽才有味。”掌櫃的在京城開鋪子幾十年,自然對京中大小事情了如指掌。他一早就聽說原來兵部左侍郎劉府被抄家了,劉璧采出門買騾車也沒避着人,因此見她來買糧食還有什麼不明白,自然是趕緊推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