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修士來說,城牆作用寥寥,幾乎相當于點綴。
金海城因此放棄了傳統城牆,一個巨大的防護法環繞着主城徐徐升起,直徑寬達兩百裡,将整個主城緊緊地守護在内。
——百裡衛家的手筆,一有風吹草動,它将是最堅固的堡壘。
行走在城内街道,
向芣新奇地觀察着街道景象,發出連連贊歎。
同為水鄉,為方便行人出行,十米以下的支流都被人用填海符填平。
一枚填海符上萬靈石,十分财大,十分氣粗。
剩餘百十米寬的河流,或搭橋修路,或安排輪渡,保證即便是不通水性普通人,也能在城裡腿着走。
金海城還獨創了著名的塔橋風格建築。
河流一旦過寬,橋梁過長,人走于上難免無趣,于是人們幹脆在橋上搭房修塔,行人在橋上邊走邊逛,頗有樂趣。
商人講究遇水則發,此種風格推廣開後,一些沒那麼寬的支流上也建起了亭廊商舍,大大豐富了街景趣味,使扁平的建築變得立體起來。
玉清派在金海城也有駐地,
喜靜的修士與參賽人員多住西城,喜歡騰熱鬧的弟子則被安排在更為繁華的城東。
向芣等人也被安排進了塔橋風格的建築群。
園林内部的溪流經過改造,曲折蜿蜒,流水蔓蔓。
她與阮阮房間隔河相對,由廊橋相連,廊橋兩側種滿了奇花異草,正中一座兩層高的重檐八角亭,無論賞景品茗還是弄劍撫琴,都是極好的。
河寬九米,既保留了居住的趣味性,又保證了個人隐私。
一盞盞花燈從上遊緩緩流下,燈芯在咒術加持下閃耀着各色流光,美輪美奂,與河岸上的花草交相輝映,精妙無比。
将近千人的住宿安排好後,衆人原地解散,行程自便。
仙門大比在八月初十,各大門派皆會提前幾日出發,原因無它,十年一度的盛會帶動了無數産業,金海城的旅宿費年初起便水漲船高。
八月初七,休整一夜的幾人前往東城,尋到個新奇的食坊。
這座食坊建立在金水河上,
高十五丈,長三十丈,是一艘九層仙船。
仙船底下四層接待普通食客,五層以上專門供修士,師兄妹尋了個八樓的雅間,好好品嘗了下中洲美食。
食坊上的前菜是一道本地的特色翠豆,此豆外皮泛着如玉螢光,内裡包裹的圓豆胖嘟嘟的,白中透粉,如同上好的極品粉珠。
這種翠豆無需過多烹調,泉水一燙便可上桌,筷子夾起圓豆一咬,清甜的汁水從中爆出,滿嘴餘香。
之後向芣和于阮阮還嘗試了各種當地特色,
如煎釀蟹餅、酥皮把子肉和金蝦丸子湯,搭配主食魚湯面和蟹黃拌飯,随後上了道羅漢素齋清口解膩,最後以一道鹹口的金錢蘿蔔餅和清爽脆甜的東海蜜桃收尾,回味無窮。
酒足飯飽,于阮阮一邊用木簽叉起塊東海蜜桃送入口中,一邊翻看着一本厚厚拍賣品名錄。
仙盟大會十年一屆,各地的天才地寶與功法秘籍皆彙聚于此,多年不出世的煉器前輩乘此露面。
乘手的法器和稀世靈藥難得一見,
但在仙盟大會裡,遇到的概率将大大增加。
大會期間有大大小小的拍賣會,其中最為盛大的還數大會前會後的兩場,離他們最近的一場便在今天晚上,共持續三天。
到達金丹中期後,向芣和阮阮便着手為進階元嬰做準備。
雖然修士從結丹到元嬰的概率十中無一,但作為師父的親傳弟子,她們還是很有自信的。
“阮阮,看!千年璇玑藤,适合你耶~”
向芣和阮阮頭貼着頭,一同搜尋着各自想要的拍品。
“唔,璇玑藤枝安神養心,正好用來抵抗心魔。”于阮阮将信息做好标記,加入自己的備選清單。
從開始到現在,她的清單上已列了六、七樣合适的靈草。
這也是作為醫修的好處之一,抵抗心魔的靈藥千金難求,溢價極高,但她們能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将原本不太搭嘎的草藥調制轉化,制成自己所需的丹藥,省下一大筆靈石。
宗門内雖然也能兌換靈草,但大家同為醫修,誰都唬不了誰,還是自己外出采買比較劃算,沒準還能撿撿漏。
“阿芣你呢?選到心儀法器了嗎?”
于阮阮的護身法器師父早已備好,至少保她在雷劫中性命無虞。
這兩年向芣外出曆練,所獲頗豐,護神靈藥無須擔心。
但自己的青竹劍煉化九天雷竹後,不說抵禦天雷了,能不引雷已是萬幸!
因此防禦法器多多益善,她一點都不嫌少。
“唔,有點拿不準,這件赤霓符挂,還有這件玄武護身佩我都挺感興趣,但起拍價都超一萬靈石,就怕到時拿不下。”
“我看看。”沐從風接過名冊,翻到向芣說的那兩頁。
能抵擋元嬰期雷劫的法器必不是凡品,
赤霓符挂起價一萬一,玄武護身佩起價一萬二。一旦開拍,價格随随便便就能翻個兩三番。
向芣這幾年共攢靈石兩萬餘,加上師父她老人家贊助的一萬靈石,一共三萬兩千五百四十一顆靈石,有零有整,就是實力不太夠,有點玄。
沐從風略微一算,也覺得不夠穩妥。
“這樣罷,我随師父,每人補給五千靈石,屆時你們先拍,不夠的我再補足,權當盡地主之誼。”
“好耶!”“謝謝師兄/大師兄!”
兩位師妹喜不自勝,紛紛向師兄表示感謝。
雖然于阮阮隻缺一兩副草藥,但她花錢一向大手大腳,餘家法衣一出新款式,她必定捧場,七手八腳地也隻存了不到兩萬,比向芣還少,這還是師父每月再額外給她補貼的情況下。
原本她已打算處理掉手上的一批百年靈草,再将一些不應時的留仙法裙當掉。
幸好師兄出手,解了燃眉之急,不然自己真要變賣家底了。
啊啊啊啊!
向芣也喜上眉梢,有個不差錢的師兄就是好!
為了感謝師兄的傾情贊助,向芣搶先把單買了,店家接受靈石和金銀結算。
說到日常花銷,
為了限制修士在凡間大肆圈地消費,破壞當地經濟,價值五金一顆的靈石到銀樓兌換,卻隻能兌出二、三兩金,資産大幅縮水。
再加上平日修煉的消耗,靈石換金,遠不如消瘴除惡得到賞錢劃算。
即是這樣,小小一顆靈石也是普通人十幾年的勞動所得。
因此仙界大拿們才定出這套虧損的換算規則,讓人們掙靈石花靈石,攢金銀花金銀,維護兩界物價。
酉時一刻,
三人出了東城,來到金海城北部的一處海岸邊上。
此地形狀奇特,左側石崖高聳,直上直下,右側岸線則無邊無際,一覽無餘。靠近石崖一側,停着十幾支輕便的小舟,舟上立着一名頭戴鬥笠,看不清臉面的蓑翁。
将三塊靈石交予老翁,師兄妹幾人依次上了小舟。
竹篙輕輕地地破開水面,沒聽到什麼聲響,木舟便無聲無息地離開了海岸,朝旁側的懸崖滑去……
小船絲滑行進,一側是近千米高的懸崖直壁,一側是浩瀚無垠的茫茫星海。
翻湧的海浪激烈地拍打着崖壁,發出“嘩嘩”的聲響。
大約一盞茶後,前方懸崖出現了一個巨大的缺口。
缺處長達百米,海面上出現了七、八隻同樣制式的輕舟,舟上三三兩兩,都是從别處來到此地的同修們。
小舟正式拐入崖口。
向芣擡眼眺望,見到了此生最為震撼的樓橋景觀!
高達千米的石崖垂直高聳,兩側崖面相對,由一座座百米長橋連接。長橋高低錯落,依據不同風格建成了各式各樣的塔樓。
塔樓每層都挂着不同的牌匾,皆由晶石制成。
此時日光漸弱,一塊塊晶石牌匾奇光異彩,在幽微的光線中耀眼奪目,看得人眼花缭亂。
這道幾千米長的崖灣内竟有上百座塔橋,橋上人來人往、服飾各異,道道人影随即消失在崖壁兩側的洞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