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這算是什麼事兒啊!”一個年紀較大的考生在經過王承時低聲嘟囔了一嘴。他不像那些少年郎,隻管讀書,其他一切都可以不管。
他已經成家,若這次自己不中,隻會給家裡帶來更重的負擔。雖然他當時也是心甘情願的,但是這殘酷的現實轉瞬就讓他後悔做出了這個決定。
“是啊......如果沒有這件事,花點銀錢就花吧......至少還能有個地方住。”跟在他旁邊的考生也小聲地和他一起嘀咕起來。
“你們......你們别說了......這件事本就不是我們的錯啊......”在他們身邊的,一直沒說話的一個考生開口。他的聲音小小的,語氣中又帶了些怯懦,是而那些人根本沒有在意他的看法。
他們一邊上樓,一邊開始抒發自己心中的不快。
那語氣中的不滿狠狠地戳中了王承的内心。一時間,王承似乎失去了在李知府面前滔滔不絕、臨危不亂的那種勇氣。
梅晚将一切都看在眼裡,她知道每個人的想法都沒有錯,隻是立場不同,每個人的選擇都會出現不同。
那些捕快們收拾得很快,整個客棧一下子便變得空空蕩蕩,而府衙中的賬房先生也在細細地查找各位客人們的賬。
考生們的賬簿是最好找的,那店掌櫃為了統計方便,另開了一個賬簿用來記錄,這樣就不會與普通客人的賬務搞混了。
那賬房先生細細地查看了考生們的賬簿,随後一一将相應的銀錢下發。
這是李知府的命令,說是為了考生着想,盡快讓他們離開這間客棧好換個地方繼續備考。
但那些考生們接過銀子,卻并沒有多快樂。他們拿着銀子出了門,言語間盡是哀歎之意。
銀子很快發完了,考生們也都從客棧離開。基本上所有的考生都嘗試着去其他的酒樓、客棧碰碰運氣,看看能否還有空房。
但這件事情的影響還不光如此,那些客棧和酒樓見這些考生們會如此出頭,為了防止自家酒樓、客棧也會走那家的老路,哪怕有空房間,這些商家都不願意讓考生們住,用滿房的借口來搪塞。
哪怕他們并沒有做和那店掌櫃一樣的勾當,但人心難測,誰又能保證自己什麼都清白,又什麼都幹淨呢?
一時間,王承身邊的考生就隻剩下了四五個。他們都明白如今的處境,但是至始至終也沒認為自己做錯了。
明明是自己受到了不公的對待,而那些不正當之人也已經受到了該有的懲罰,那又為何要将自己的怨氣撒在為自己出頭的人身上呢?
在他們眼中,王承已然是一個與衆不同的考生,他值得被所有人尊重!
所以,他們願意跟随王承,願意跟着他一起闖這難于登天的科舉路。
盡管之前接受到了許多人的怨怼,但仍有人願意信任王承,這讓他有些受挫的内心又重燃自信!
他雖然仍有些落寞,但内心已然好受許多,他向梅晚和秦玉淩二人醒了一個禮,說道:“多謝兩位錦衣衛大人,這案子也已經告一段落了,學生們就此别過。”
跟在他身後的考生們也都紛紛向他們行禮,随後就打算拿着包袱和王承一起離開。
這幾個考生雖然都強打起精神,但他們的臉上仍然流露着一些疲憊。
“各位請留步!”梅晚走上前攔住他們的去路,“如今各位想必都在憂愁食宿問題。我這兒雖然沒有什麼極好的去處,但讓各位有個地方住還是沒什麼問題的。”
聽到梅晚的話,考生們的目光都又閃起光來。見到他們的表情,梅晚的笑意更深了些,她也不賣關子,繼續說道:“想必各位都知道如今的考場正在修葺。前兩年,陛下為了讓一些最貧困的考生有去處休整,特地将這些考生納入考場修葺的範圍。各位若是願意損失一些溫書的時間,倒是能換一個好去處。”
聽到梅晚的話,方才在客棧中為王承出頭的那個較為怯懦的考生有些激動,他的聲音雖小但仍然充滿了激動。
“我知曉這個!我有一位同窗,由于家境貧寒,來到京城後便自己參與考場修葺了。前段時日我們還有往來,他與我說,雖然考生多,但真正居住的考生并不多,容納我們幾個,應該沒什麼問題!”
聽到他的話,他身邊的考生有些不解,問道:“為何修葺考場的考生多,但居住的考生并不多?大家不都應該是沒了居住的地方才去嗎?”
那聲音小小的考生露出了一個較為複雜的表情,回道:“雖然陛下開放考場修葺是為了貧困考生的居住,但若要通過檢查,就必須上交一篇自己的策論或者詩賦。”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大家也都知道,我朝春闱會試主考官并不會提前告知大家,因此這檢查就成了大家将自己的文章露于考官前的唯一途徑。”
原來如此!這修葺考場竟然還有這些彎彎繞繞?!這樣明晃晃的路子,難道就沒有人做些手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