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上午,陳非休假,他沒去公司,而是回到了他的家,不是萬仁峰送給陳非的公寓,而是陳非和陳上嶼的老房子。
房間裡,陳非從床底下拿出他組裝好的手.槍,往裡上子彈。
床上放着一本書,陳非已經把他家裡所有法律相關的書都燒了,所以這本書不是法律書籍。
這本書是一本心理學方面的書,書名叫《記憶會騙人》。書裡說到,人總是很相信自己的記憶不會出錯,然而事實上,人的記憶很不靠譜,它會說謊,會扭曲,會捏造事實,而人們卻對它深信不疑。
有個名詞叫“曼德拉效應”,意思是人類的記憶在信息加工、編碼、存儲和提取過程中會受到注意力、情緒、聯想、暗示等因素的影響,導緻記憶出現遺忘、混淆、變形等現象,形成與事實不符的記憶。作為曾經的名牌大學學生,陳非汲取知識的能力很強,他不僅很快理解了這一概念,還能學以緻用。
萬仁德的車在紡金大道發生爆炸,就是陳非在油箱上動了手腳,但青樂山墓園的喬大爺卻能給陳非做不在場證明,喬大爺說他很清楚地記得案發時段陳非在墓園祭奠爸爸,紡金大道跟青樂山墓園相隔甚遠,所以陳非不可能同時出現在紡金大道對萬仁德下手。這其實是陳非對曼德拉效應的應用。
陳非連續很多天每天中午同一時段都去青樂山墓園祭奠陳上嶼,他待人禮貌,有時還主動幫看守墓園的喬大爺幹活,給喬大爺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喬大爺很喜歡陳非,覺得他孝順又懂事。陳非總是看似不經意地反複向喬大爺強調一句話:“我每天都來。”
“我每天都來”這句話成了一個暗示,像一段咒語一樣植入到喬大爺腦中,于是提到陳非時,喬大爺腦中都有一個聲音響起,這個聲音在說:“這個孝順的孩子每天中午都來墓園祭奠他爸爸。”
于是喬大爺就形成了與事實不符但他自己深信不疑的錯誤記憶:陳非每天中午都在青樂山墓園。所以那天林子川問喬大爺時,喬大爺斬釘截鐵地告訴林子川:沒錯,陳非今天中午就在我們墓園。
但事實是,那天中午陳非根本沒去青樂山墓園,他在紡金大道,炸了萬仁德的車。
陳非穿了件毫無亮點的上衣和牛仔褲,他戴上帽子,戴好口罩,把槍藏好,出了門。
陳非去了萬家别墅。他打聽清楚了,此時萬仁峰萬仁德兩兄弟都出門了,許平煙在上學,家裡就隻有許平庚和保镖保姆。
今天許平庚要回醫院做定期檢查,當然,許平庚是個植物人,一個人去不了醫院,屆時保镖們會把他擡上車,保姆全程陪同。
陳非等的就是許平庚出門。
陳非的槍擊目标是許平庚。許平庚和許平煙等同于萬仁峰的親生兒女,殺哪一個萬仁峰都會生不如死,陳非要的就是萬仁峰生不如死。在許平庚和許平煙之間,陳非選擇了許平庚,他是這麼想的,許平煙隻是個高中女生,雖然有些驕縱,但總體來說沒做過什麼壞事,陳非下不了手;而許平庚就不一樣了,整一個惡劣的暴力分子,成為植物人之前沒少尋釁滋事,經常把人打成重傷,連老師都打,都是萬仁峰拿錢幫他擺平,許平庚還差點強.奸鄭諾薇,整一個社會毒瘤,所以陳非選擇了許平庚。
陳非殺過兩個人,制造過一起爆炸案,怎麼看都是個窮兇極惡的惡徒,但陳非對自己的定位卻不是這樣,陳非自己覺得他隻是在做他應該做但法律不允許做的事,他動手講究一個事出有因、師出有名。
許平庚被擡上保姆車,車子駛出别墅區,往醫院開去。陳非開車跟随。
陳非沒遮車牌,遮擋車牌在路上就會被注意到,所以陳非用了個仿真程度很高的假.車牌。
陳非跟了一路,到達醫院,現在的時間是上午8:35。
前面的保姆車停下,幾個保镖先把移動床擡下保姆車,再把許平庚抱下來,放到移動床上。
陳非在車裡舉起了手.槍,就是現在!
在此之前陳非練過槍法,他花錢去射擊俱樂部練的,甚至還找了教練指導,陳非是個謹慎的人,不做沒有準備的事。
瞄準、射擊一氣呵成,一枚子彈射出,精準射中許平庚咽喉。事成之後,陳非馬上一踩油門,撞開停車場的道閘杆逃逸,他全程反應迅速,沒有一絲拖泥帶水。
事發現場爆發出一陣尖叫,有人來搶救許平庚,有人想去追陳非,現場亂成一鍋粥。
逃跑路線是陳非一個星期前就設計好的,他還反複模拟過逃跑時的情況,由于準備充分,陳非逃跑成功。
陳非看上去很普通,然而卻是個謀殺的天才,他的天賦就點在了這裡,有什麼辦法?
陳非順利回到了龍魚街,他藏好槍,換了身衣服,在家裡呆到中午午飯時間。
然後陳非下樓,他家樓下有一家賣豆漿、油條、包子和茶葉蛋的小店,這些食物早餐吃的人多,午餐吃的人少,所以店裡早餐時人流量大,午餐時人流量少,但也會有一些顧客。
陳非直接找到老闆,理直氣壯地對老闆說:“老闆,早上的時候你說中午會賠我一杯豆漿,我來拿豆漿了。”
老闆莫名其妙:“我什麼時候答應賠你豆漿?我怎麼一點印象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