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簡疏文看了一眼那沓合同,點了點頭。
簡疏文見時桐毫無情緒起伏,心想:分開幾天沒聯系,就隻有我胡思亂想,而他跟沒事人一樣。我還以為他和我一樣難受,原來是我自作多情。
時桐說:“警察來過了,他們出示了搜查令,查了一遍我的賬目和合同。”
依然還是公事公辦的語氣,就好像他是甲方,簡疏文是他請的律師,除此之外他倆毫無關系一樣。
“我把關的合同,不可能有問題。”簡疏文很自信地說。
時桐一手撐頭,打量了幾眼對面的簡疏文,忽然,時桐意味不明地笑了笑,說:“我喜歡你的自信。”
簡疏文有種錯覺,他覺得兩人又回到了第一次見面的時候。
“雖然這次他們沒查出什麼問題,不過我有種預感,他們還會再來。”時桐說。
時桐繼續道:“我記得你說過,如果面臨法律訴訟、監管調查的危機,就要請律師來進行危機管理和應對,保護利益,規避風險,我這種情況,是不是必須求助律師了?”
時桐把桌上的合同推給簡疏文,說:“幫我做一次合規,規避掉所有風險,無論警察還是别的什麼人再來查,都不能查出一點漏洞。京城的市場是我好不容易打通的,我不想放棄。”
“合規”一詞最早出現在銀行業中,但如今這個概念已經廣泛地運用到了各個行業。合規是指經營活動與法律、規則和準則相一緻;合規風險是指商業主體因疏忽或其他自身原因未能符合法律法規,而受到法律制裁或監管處罰,導緻重大損失。
合規風險的規避是企業的一項重要任務,正規企業都會定期進行合規風險排查,保證企業行為不超出法律範圍。大一點的企業有自己的法務團隊和審計團隊,由他們負責合規風險排查;但小微企業大多不設有這樣的部門,所以他們通常會外聘律師來做這項工作。
簡疏文對這項工作并不陌生,他以前也幫别的企業做過合規風險排查,這也是一項法律服務,在簡疏文的業務範圍之内。雖然簡疏文是訴訟律師,但訴訟律師也可以接非訴訟律師的業務。
如今時桐想讓簡疏文幫忙做合規工作,這個事情對簡疏文來說不難,但簡疏文卻緊緊皺起了眉頭。
讓簡疏文皺眉的不是這項工作,而是時桐的态度。
簡疏文百思不得其解,心想時桐真的能當什麼都沒發生過嗎?那天晚上杯子都砸了兩個,一轉頭就風輕雲淡了?他到底在想什麼?他平時脾氣那麼大,怎麼到這種時候反而這麼淡定?
時桐平時脾氣确實大,情緒也不見得穩定,隻有簡疏文才能接住和安撫時桐的情緒,就像一味清熱解毒的藥。但簡疏文低估了時桐,時桐再暴再躁,可他拎得清,他不會讓情緒壞他的事;如果他真是一個會被情緒壞事的人,他根本成不了今天的時桐。現在正是需要用簡疏文的時候,所以該壓一壓的,時桐都會壓一壓。
生意人,最擅權衡利弊。
簡疏文望向時桐,時桐的臉上幾乎沒有情緒,平靜得可怕。
時桐平靜,輪到簡疏文不平靜了。
“為什麼找我做合規?你不是不信任我嗎?”簡疏文問。
時桐道:“第一,你對我的情況最熟悉,找别人,别人還得先熟悉一遍,浪費時間,效率也不高;第二,這個信不信任的問題,我找其他不認識的律師,那種沒打過一點交道的,難道就值得信任了?那不是更不值得信任嗎?”
時桐的手指在桌子上敲了又敲,他的目光在簡疏文臉上掃了一圈,突然用一種帶了點惡意的語氣,似笑非笑道:“再說,睡過的總比沒睡過的可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