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你們上面這些人,一句‘無法事事做到完美’,就可以給底層的人帶來苦難。”
衛瑜深深地看着陳非,忽然,她站了起來,非常鄭重地向陳非鞠了一躬,又說了一次:“對不起。”
衛瑜道:“雖然傷害你家不是我的本意,但你說得對,無論如何我逃脫不了責任。權利在誰手上,責任就在誰肩上。”
衛瑜坦坦蕩蕩,反倒讓陳非不知所措。
“聽說你提了一個問題,你說你必須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否則不會罷休,是嗎?”衛瑜問。
“你知道我的問題?”
“知道。”衛瑜點了點頭,“你問,都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可為什麼你爸爸那樣的大好人,卻從不受命運眷顧?”
衛瑜坦蕩道:“我倆做個約定吧,我給你一個答案,如果我的答案能讓你滿意,你就去公安局自首,一切到此為止;如果我的答案不能讓你滿意,你就殺了我,我不反抗,也不恨你。”
“好。”陳非答應道。
衛瑜給出了她的回答:“我們都是學法的,就從法律的角度來講吧。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最開始出自宗教觀點,它是一個美好的願望,想要實現它,就必須要有公正的法治和公平的社會秩序,隻有在法治健全的社會中,它才會實現。但問題是,有沒有法治絕對健全的社會呢?”
衛瑜搖了搖頭,“沒有。世上沒有絕對,一切都是相對。”
陳非眼睛直勾勾地看着衛瑜,他的眼神讓人想起在課堂上認真聽老師講話的好學生,事實上,以衛瑜的年紀和資曆,的确可以給陳非當老師。
衛瑜道:“沒有絕對的公平,隻有相對的公平;沒有絕對的正義,隻有相對的正義;法治也一樣,沒有絕對的法治健全,隻有相對的法治健全。隻是我們願不願意在明知道不可能做到滿分的情況下,依然竭盡所能去接近那個滿分。”
衛瑜繼續往下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也一樣,它是個美好的願望,它不可能做到絕對,隻能做到相對。我們無法杜絕好人得到惡報、惡人得到好報的悲劇,我們隻能盡可能地去接近心中那個美好的願望。”
陳非聽完,思索了一會,然後平靜地問:“你回答完了?”
“回答完了。”
陳非想了想,說:“你的答案像是簡疏文的答案的擴展版和優化版。”他搖了搖頭,道:“我還是不太滿意。”
衛瑜垂下眼,認命道:“那你殺了我吧。”
“但是……”陳非又說,“但是及格了。雖然不夠滿意,但這至少是這幾天來我聽到的最像樣的一個回答。我不想殺你了。”
陳非的行為無法捉摸,他後退了幾步,打開大門,走了出去。
陳非放棄了殺衛瑜。
“你不去自首嗎?”衛瑜在後面問。
陳非搖了搖頭,他看上去精神恍惚,也不知道還有幾分清醒。陳非執拗地說道:“不,我還要去找個人,順便再等等問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