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魏家其他人還是不放心,甚至想着要不要沿路去尋找。
直到魏六三和頂着眉間一點紅的魏平安回來時,衆人才算是松了口氣,急急忙忙迎上去。
“怎麼回來得這麼晚,藥草賣得如何,還有安哥兒這是從哪裡點的痣啊?像個年畫娃娃一樣,挺好看的。”劉氏問道。
“平安要入學了。”魏六三回道。
全然不顧其他人聽到這句話的震驚,隻是讓人關上院門,然後把從縣上帶回來的各種東西和錢袋放在堂屋的桌子上,筆墨紙硯則是小心翼翼地被放在一邊。
一大家子人來到堂屋内。
“我們去縣上賣藥材,仁和藥堂的林掌櫃收的,那些藥材一共賣出二兩八百八十八文,于是我大着膽子做了個決定。”
魏六三停頓一會才繼續說,“讓平安去讀書。”
“于是我和老二就帶着平安去縣上周秀才家,那周夫子人好收下平安,平安眉間紅痣便是周夫子點的,說是什麼啟智開蒙,我也不懂,不過六月初一的時候,平安就要去縣上周夫子開的學堂裡讀書。”魏六三繼續說道。
“真的?”王氏聽着高興不已,抱着魏平安左瞧瞧,右瞧瞧,尤其是那眉心紅點,越看越高興,不肯撒手。
其他的魏家小輩也都一臉好奇地望向魏平安。
緊接着,魏六三卻是将買來的東西都給大家看,像二十一文錢一斤的豬肉,那些昂貴的筆墨紙硯舌書籍,還有一些女子用的頭花、木钗,以及帶給魏家小輩的零嘴兒……
然後把錢袋交給劉氏,讓她繼續保管。
“這就是書嗎?”魏平江有些好奇地用手去摸桌子上的書,卻被小劉氏是一把拉起。
“這書可金貴着,小心一點。”小劉氏教訓道,但小劉氏剛掃過爹帶的那些東西時卻注意到,老二家的平安入學買的東西中好像缺少了一些。
“爹,平安要入學,怎麼不見給夫子拜師禮啊,就是那些芹菜、蓮子、紅豆、棗、桂圓、肉條。”小劉氏不解地問道。
芹菜通“勤”,象征着業精于勤;蓮子心苦,寓意着苦心教學;紅豆代表着大展宏圖;紅棗寓意着早早高中;桂圓象征着功德圓滿;肉條則是謝師禮,用來表達弟子的心意。
得益于曾經想讓魏平江入學的想法,小劉氏對于入學禮知道較多,她方才看過爹帶回來的東西,卻發現竟然沒有束脩六禮,于是忍不住開口。
聽着小劉氏的話,魏六三才一拍大腿,“壞了,忘記準備了!”
頓時惹得阿奶劉氏一撇眼,“憨貨,什麼都忘,怎麼不見得把自個兒也忘了。”
魏家衆人臉帶笑意,一片和氣融融。
雖然在他們心底也在羨慕着老二家的平安能夠去讀書,但畢竟都是一家人,平安能去讀書,若是以後能有個什麼出息,對他們來說也有好處。
于是便熱火朝天地開始讨論起六月初一那日平安上學該帶些什麼東西?
入夜。
魏平安在經曆被他娘、阿奶、大伯母、三叔母等人的眉間揉搓後,疲憊地癱倒在床上。
那些筆墨紙硯和三本蒙學書籍被他小心翼翼地放在床頭。
但魏平安一想到書就擺在離他腦袋不到一尺的地方,又想起今天說的可以去讀書的事情,他就翻來覆去睡不着覺。
今天的一切還是給他很大壓力,于是他想着要不要拿出來先背一遍?可想起魏家晚上沒錢不點燭火——
哦,那沒事了。
頓時放棄在這裡看書,于是魏平安數着羊強行讓自己睡去。
睡着後,魏平安進入夢中世界,來到自己前世的房子中,也就是他那剛還完七十二萬八千三毛六房貸的房子。
房子不大,但也算五髒俱全。
兩室一廳,一間卧室,一間被改裝成書房的房間,裡面的一切都是由他自己精心裝扮的。
就是可惜裡面的東西帶不出來,也不能帶外面的東西進來。
魏平安歎息。
他熟稔地打開電腦,依舊是隻有電沒有網,但幸好他打包的那些UP主的穿越指南資料庫還在,豐富還實用,不愧是他花了大價錢去買下來的。
關閉正在打開着的文檔《論手搓核武器的可能性》。
魏平安搜索着相關書籍,直到翻到一份《蒙學十三經,在古代如何做一個教育家》的文檔。
誰說沒燭火不能換個地方努力?
以後他魏平安就要當個卷王,白天讀書,晚上睡着後也來這裡讀書,若是資料庫裡面沒有,那他便通通記住,再回來默寫,比其他讀書人多學一倍時間。
魏平安突然想起前世老師提過的一首詩:
擊石乃有火,不擊元無煙。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萬事須己運,他得非我賢。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于是他打開文檔,翻到想要看的地方,從《三字經》開始。
“……首孝悌,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
然後便拿出手機,打開輸入法,選擇啟用繁體,在備忘錄裡輸入。
等着繁體版的《三字經》出來後,他又拿出紙,繼續手抄繁體版開始記背。
魏平安努力記着字形,改變自己常用簡體字的習慣。
“……首孝悌,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