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檸月 > 第125章 第一百二十五章:若悲

第125章 第一百二十五章:若悲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臣明白。”韋夷恭敬垂首,心中複雜難以言喻,卻到底說了,“陛下不必質疑,那人确是愍太子與風良娣之子,名喚言冀,這名原還是先皇取的……他與風良娣活下離去的事,先皇……曉得。”

麟嘉帝說不上是何心情,此事倒不出他意外,隻微微颔首,轉身離開,背影挺拔如松柏,帶着不怒而威尊貴氣勢,“朕答應你的自會做到,不過韋卿,你也該給朕個滿意交代。”

“臣遵旨,恭送陛下!”韋夷深吸口氣,跪在地上,仰視着那漸漸走遠身影,面上浮現決絕,心中滿滿都是悲怆,眼眶泛紅。

次日,戶部尚書韋夷,于獄中撞牆而亡,未留遺言。朝堂嘩然,道他為罪臣,當曝屍荒郊,好贖其罪,幸麟嘉帝秉性仁慈,念以往功德,給了他一薄棺葬之,埋骨西北,算給了韋夷最後一分體面,了卻這段君臣之情。

也曾抄收家産,然韋夷當真是清官,除藏書外,家無餘财,一時不知那百萬銀錢到了何處。禀報官員,身體顫微,唯恐麟嘉帝惱怒,誰料麟嘉帝擺手道此事莫要查了,便輕輕放過,又将韋家東西歸還韋若。

韋夷無父無母,親族不知在何處,又是罪臣,下葬時冷清蕭索,倒有幾十人送殡,是韋夷曾經好友,與救助百姓,因而少了幾分哭鬧。亦因其罪,碑上不曾有其餘東西,隻餘兩字“韋夷”,孤零零立在那裡,昭示這位朝廷曾經肱股之臣,長眠于此。

看到如此一幕,晚檸心情繁複,難以用言語形容,站在墓前靜靜凝視許久,她仍記得那為人嚴肅,可遇着韋若就笑呵呵,很是慈祥老人,竟不知為何會到如今這地步。

但一切并未結束,韋夷雖死,他留下賬冊牽連數臣,近些日子不知多少官員下獄,其中有三名一二品高官,一時京都人心惶惶,好些官員試圖勸誡帝王。可麟嘉帝本是鐵血帝王,哪裡會因他人說法,随意改變決定,無法下也隻緘默不言。

這非晚檸能管之事,并不十分關切,現下她看着跪在韋夷墓前,不吃不喝一日的韋若,晚檸不知怎安慰,隻将手搭在她肩膀上輕拍了拍。偏這一動,反叫韋若哭得更為厲害,直是暈厥,被她與胧煙扶進屋中。醒來時臉頰淚痕斑駁,雙目赤紅,整個人瘦削憔悴極了,不斷呢喃,“阿爹,阿爹……你為何這般糊塗,這般糊塗啊!”

“陰羽。”晚檸從沒見過韋若如此,心下一疼,輕輕抱住她,撫摸她脊背。胧煙則坐在榻邊,替她拭去淚水,小聲道,“韋伯父這樣做緣由,我許是曉得,可陰羽,你當真要聽?”

韋若聞言猛地擡頭,面上淚痕猶在,看她模樣,胧煙就知其意,歎息一聲,娓娓道來——這事還是她從阿爹兄長處聽來的:韋夷自小命不好,家貧無依,在叔父家長大,叔父将他視作奴仆,随意驅使,更在他年長些後,将人賣入官宦之家為奴。

那官宦之家,正是當今皇室,彼時仍為陳國公,韋夷成了陳國公世子騎奴,世子為人謙和,對身旁侍從多有照拂,教其讀書習字,偶爾也傳授武藝。許是韋夷天資聰穎,借這點點機會,習得一手好文章,又有謀略才幹,得到陳國公世子器重,消了奴籍。

世子待人接物十分和善,頗得人心,韋夷耳融目染,品性端方,又因其能耐頗高,漸漸升至幕僚之職,在陳國公造反得勝後入朝為官,青雲直上。但因感念世子恩德,韋夷一直是堅定太子黨羽,為愍太子排憂解難,效犬馬之勞。

當時朝中勢力混亂,太子為嫡長子,無功無過,也有些賢名。偏有尚為晉王的麟嘉帝這一兄弟,不單武藝高強、戰功赫赫,且文治才華亦不遜色,用些許人的話是,雖年紀幼小,卻已隐約露出帝王之相。

以韋夷主張,因當機立斷解決晉王,可愍太子有幾分心慈手軟,不願骨肉相殘,一拖再拖。直至先帝有了換太子念頭,拖無可拖下,起兵造反,然到底棋差一招,被晉王率先察覺,領軍打退,無翻盤可能,愍太子絕望揮劍自缢。好些忠心耿耿之輩,随之一塊兒自缢,原以為韋夷同會如此,可他活了下來。

不但活了,還轉投晉王,這叫不知多少人嘲諷鄙夷,罵他忘恩負義,甚不屑于提及他名。奈何晉王志存高遠,賞他才幹,并不在意旁人想法話語,反對韋夷委以重任,此後一路順遂,終坐到二品大員,宰相之職。

“現想來,韋伯父忍辱偷生,恐為今日了。”胧煙歎息,叛軍借愍太子遺子名義舉旗,已傳遍京都,無人不知。有心人自然将兩事相連,猜出其中關竅,除去道聲可惜又能如何。

他們明那遺子與韋夷不甘,愍太子并無甚錯處,隻他——

不如晉王罷了!

要尋常人家,也就爹娘死後分家,各憑本事,可在皇家,唯你死我活一條。

聽胧煙細細講完,韋若愣怔,神思恍惚,似仍未回神,過許久,方一聲撕心裂肺恸哭,伏在晚檸懷裡,哽咽不止,像一片枯葉飄搖,落葉無根。晚檸緊抱着她,與胧煙低聲安慰,半晌方勸住了韋若。

也不由歎息,不論平素再清冷剛強,韋若不過十多歲少女,乍一遭逢此等變故,哪裡承受得住。二人想着多伴韋若,免她夜晚驚夢,便商議着留宿于韋府中,待她緩過來,再離開。也是怕她獨身一人,受甚賊子觊觎,遭了意外可就不好。

然韋若顯比她們想得更為剛強,大哭場後,眼圈微腫,眸色暗沉,神智卻格外清楚。她幹脆賣了宅子,在座京都有名道觀中,帶發出家,莫看她以往清高得好似不食人間煙火,但并非一無所知之輩,當然明白世間險惡。

好在她之才名并非吹出,乃是真材實料,借着這分才氣,寫詩成籍,編纂話本,也能賺不少銀兩,叫韋若過得逍遙自在,不必擔憂瑣碎雜事。晚檸胧煙後頭常去探望,見她樂得清閑,且平日花銷不多,獨些筆墨書籍,雖寫話本,仍不曾丢了讀書,偶有文章詩詞寫成流傳,就引得洛陽紙貴,無數人追捧。

不是沒有落敗才子記恨,卻無計可施,因晚檸胧煙強勢表明韋若乃王氏、崔氏庇護,誰敢妄動,便是得罪她們。如此一來,韋若越發清淨,每日誦經看書,吟詩作賦,偶也與人談古論今,風骨傲氣仍在,又多了些不拘小節,叫得二人高興她能放下心結。

後頭晚檸曾詢問過韋若一時看開之由,韋若從書中抽出一紙,那是韋夷寫與韋若的,韋夷深知女兒秉性,并為之驕傲。寫下諸多話語,隻叫韋若莫因他之事萎靡不振,并言,“這世間諸多道理,終大不過國法,人所謂情理,需有一底線,過了便當罰,這本天經地義的,故你之抉擇,并無不妥,無須顧慮。”

“阿爹望我日後能行得端正,活得順暢。”韋若收了這紙,眉宇間盡是堅毅,鄭重其事道,“我為女兒身,到底想留下東西來,詩詞文章、或話本都是不錯,水衡,待我有把握,不準就按照阿爹之事,寫一書。我與阿爹舉動,皆自認無愧于心,到底如何,讓後人說道吧。”

麟嘉帝随了韋夷願,不牽連他人情形下,隐了韋若舉報之事——大義滅親講着好聽,可若舉得是家中父母,難免有不孝之嫌,瞞下是欲護韋若。偏韋若自個兒打定主意,想着日後爆出,這叫晚檸無言,隻能歎氣,既覺欣慰,又有悲傷。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