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清流派的領袖行禮後說道:“回陛下,君臣相親,臣子相和為社稷穩固之本。陛下之言實為明智。”
魏鴻漸正色轉向袁志忠道:“袁首輔,你說豐州大旱之難是解了?還是沒解?”
“回禀皇上,無解。”袁志忠微垂下頭,如實回答。
魏鴻漸話鋒一轉,道:“首輔年事已高,上次朕便說過賜專座。誰當的差?斬了。”
站在龍椅旁的徐來跪下回道:“是。”轉身将魏鴻漸的旨意吩咐下去。
魏鴻漸揚眉了然道:“看來是朝中盡良臣,田間餘小鬼。袁首輔,你看派哪路閻羅去收呢?”
“老臣舉薦右禦史大夫——鄧由桴。”袁志忠的聲音受年事已高的影響,沙啞低沉,斷斷續續,像是被人握住了喉嚨發聲。
魏鴻漸起身俯視着台下群臣,沉聲道:“衆愛卿集思廣益,上折子舉薦吧。”頓了頓接着道:“朕這次要的是孤臣。”說罷揮袖離開。
群臣慢慢起身離朝,宋民啟攙扶着袁志忠緩緩走至玉階中段,小心恭敬問道:“袁老,您真的打算舉薦鄧由桴去豐州嗎?他雖然是你的學生,但心智會不會還需曆練才合适?”
“大人饒命,大人饒命,啊———”宋民啟擡眼看見兩個身着繡有銀紋饕餮的暗衛架着一位小太監來到中正殿玉階下的空地——群臣下朝必經之處。
站定後,左側暗衛抽刀毫不留情的砍向小太監的胸膛,一刀,血流如注。
暗衛松開手任他癱倒在地,小太監氣未絕,鮮血從口中湧出,刀口處的血蔓延向玉階。
這般血腥場景隻應發生在午門,而今卻毫不避諱,宋民啟怒顔呵斥道:“皇宮重庭,九龍玉階下行兇殺之事,你們不怕沖撞了貴人嗎?”
暗衛敷衍擡手行禮回答:“大人勿怪,他掙紮太過,來不及到午門。”随口說出的借口,根本無需推敲。
宋民啟見四階暗衛如此嚣張,自己本來一肚子怒火無處發洩,正準備大發雷霆,卻被袁志忠按手止住,袁志忠向他輕輕搖了搖頭,宋民啟隻好按耐下火氣繼續扶着袁志忠下階,繞過小太監漸漸走遠。
将死的小太監空洞地望着宋民啟走遠的身影,空張的嘴微動,好像在說些什麼。
随風院内,春柳垂柔,雙燕築巢。
随風院是原來的辭花宮,宮院偏僻,鮮有人至。
天乾七年立冬日,皇帝魏鴻漸下令将辭花宮更名為随風院,禁止任何人靠近。
下朝後來不及換綠色官服的司馬敬端坐于院内,“司馬敬,你這次打算舉薦誰?”魏鴻漸身着黛藍忍冬紋對襟長衫,慢條斯理地吃着桌上的山楂糕問道。
“君上認為是時候了嗎?”司馬敬以問代答。
魏鴻漸不答,自顧自地吃着山楂糕。待到盤中山楂糕盡了,意猶未盡的魏鴻漸才重新開口道:“春風繞柳,柳又綠。”
他深凝着院中春柳,拿起茶盞,喝了口茶接着道:“春天該是萬象更新之期。”